编辑: 棉鞋 2019-07-16

你这东西是对的, 是真的'

, 我愿意无偿捐给国 家.如果我的收藏品, 国家看中一件, 我无偿捐赠 一件, 看中十件, 我无偿捐赠十件, 全部看中, 本人 全部捐赠. 纪宇的话音掷地有声. 纪宇是一个固执的收藏家,有人说如果把他 的生活重心划个分水岭,那么退休之前重点在诗 歌, 退休之后在收藏. 纪宇自己说: 一个人一辈子 只能干一件事, 我的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 就是文 学;

如果我还能干第二件事, 就是文物. 我想, 文学 和文物都有一个'

文化'

相支撑,有时也是相通 的. 除了希望能够尽一己之力保存好国家的文 物, 用微薄的力量唤起国民意识, 他也希望更多的 青年人能够去接触这些东西,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热爱文物就是热爱我们的历史, 就是热爱我们中 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有些年轻人没有接触到, 他们 不知道,当他们知道以后,他们就会热爱这些东 西,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会越来越热爱自己 的传统文化 . 精神矍铄的纪老俨然是位一丝不苟的读书 人.然而海的深邃在其暗涌, 纪宇一开口, 便显出 了他人生的广博与诗人的无限想象力. 纪宇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藏品,我们光看到 了收藏品的历史与悠久却没有看到收藏之艰难. 我们的天放艺术馆四年以前开门纳客, 最近一段 时间时开时关,因为以我个人的能力难以支付博 物馆的开支. 诗歌是完美的,当浪漫诗人撞进了现实的怀 里, 艰难就愈发明显. 然而纪宇是智慧的, 我是不 管不顾的, 不考虑自己经济能力的有点傻的人, 我 把我家的房子卖掉了, 买了这些东西. 他对一件 事痴迷、 执著, 就不再顾虑那么多. 就如纪宇

30 多年前在诗中所写: 我是一个人, 有血,有肉 / 我有一颗心,会喜会愁 / 我要人的尊 严, 要心的美好. 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的纪宇―― ―他从大海边 出发, 回归到了内心之海. 学人雅趣 看小说: 居家旅行之爱好

本报记者 李芸画中有话 表达梦与幻觉 林凤生

19 世纪末, 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 对 梦 作了开拓性的研究, 出版了 《梦 的解析》 一书. 他提出了一种精神分析 的方法,对人做的梦进行解释.书中 说:梦境往往是人的一种潜意识的反 映, 即所谓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 潜意识 (unconsciousness)通俗 地讲就是平时隐匿在心底没能表现 出来,甚至连自己也浑然不觉的意 识, 然而在梦中却以某种 (如隐喻、 象 征等) 形式表现出来了.而梦又以视 像表达为主, 梦者常常会说: 我能把 它画下来, 就是不知道如何把它讲出 来. 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虽说对精 神科学的研究并没有多大价值, 却对 文艺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也影响到 了一位正在苦苦探索新画法的西班 牙画家达利 (1904~1989) . 说来也是, 当时还在首都马德里 圣费南度美术学校就读的达利见

20 世纪初野兽派、 立体派、 抽象主义和 达达派等新潮画流派如雨后春笋般 地冒出来, 心理真是被撩拨得寝食不 安.还有什么可以尝试的呢?读了弗 洛伊德的著作,达利有如茅塞顿开. 画一画梦境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那 么在此以前, 有没有人画过这一类的 作品呢?有!

16 世纪西班牙画家博斯(1450~1516) 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里 手.说起博斯, 此人的画技好生了得. 他父亲、 祖父都是画家, 从小耳濡目 染练就了一手写实、用色的好功夫. 他以 《圣经》 等宗教故事为主题线索, 然后发挥自己超凡的想象能力, 创作 了一些画面如梦境幻觉般的奇异佳 作.其中以 《世上欢乐之园》 的三叶屏 最有名: 在三块木板上分别画了 《伊 甸园》 、 《人间乐园》 和 《地狱》 .中屏 《人间乐园》 色彩缤纷, 气势恢弘, 营 造出了一个梦幻般的绚丽世界. 画面分三层,上层是神奇的天 堂, 生命之泉潺潺流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