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9-07-16

一、石达开、 雷再浩、李沅发…… 不管是敢抛头颅洒热血的农民义军, 还是齐心协力的楚勇,说到底都是喝一条 江水的汉子们,却为着他们心中所向往的 生活而战,谁对谁错,历史的评论亦不一 致. 晚清时期,对~山人来说,山中留下的 苦难记忆太多太深,而这一切都源于山那 边出了个洪秀全, 而山这边出了个江忠 源. 从~山招募出去的楚勇以及义军在各 个战场上都死伤严重,几年下来,在~山 的各个村落,常常是村村在招魂,家家在 化纸,处处是一片悲伤的气氛. 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苦难,所以理解 不了. 这些苦难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赖以 生根的文化. 也许,~山这个御赐之地是注定无法 安静存在的,就像新宁这座意为 新之宁 也 的小城,无法带来安宁一样. 好在,扶 夷江的水一直这样流,~山的山一直是这 样青,而我们~山的人则世世代代山人互 养,入骨入髓. 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陈国 达教授完善其 丹霞地貌 学说,并称之为 丹霞之魂, 国之瑰宝 , 才能让著名诗 人―― ―艾青,发出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 山水赛桂林 的叹咏吧! 奶奶希望我走出大山,可我却习惯了 小城. 在小城,有一幢挂着红灯笼、依着扶 夷江的小木楼. 周末无事,我常和三两好 友去那品茗聊天. 一盏茶喝完,菜便上了. 目光越过江 面,只见远方的山若隐若现,此时,星星点 点,往事,或快或慢地浮上来,一波一波 的. 其实,人生浮浮沉沉生生死死,也就一 盏茶的工夫,所有的一切最终都随江水而 去. 奶奶希望我走出山外, 但我仍在山 里. 奶奶故事中的那些人物也走出了山 外, 最后又都回到了山里. 刘坤一落叶 归根、 江忠源魂归故里、 杨再兴有阴宅 千秋寨……我们在命运里走来走去, 最 终却回到出发的地方, 出山是历史, 回 来是宿命, 这样的宿命, 我们都逃过,但 谁都逃不出…… 现代艺术的守护神 、 法 国艺术家杜尚最爱说的一句话 是 我最好的作品, 就是 我的生活 . 我的老 朋友、湘潭摄影家协会主席、 湘潭钢铁厂的熊汉 泉很喜欢这句话. 汉哥最有名 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 《炉台 上的工人》 组照, 拍摄的 就是他的生活和身边熟悉的钢铁工 人. 他以最平凡的视角、 最平视的目光, 让这个群体以更率 真、 更朴拙、 更粗野的方 式活在了影像里. 我记得 , 为了拍好一张作品, 汉哥曾经几十次爬上高高 的炉顶, 在脚手架上一蹲就是 几个小时, 由于严重贫血 , 他头昏目眩,好几次险些掉下来;

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 站在离 铁水出口仅几米远的地方抢拍 铁水飞溅的镜头, 衣服被烧出 好几个洞,手上被烫出血泡……20多年 来,熊汉泉扎根于钢城这片热土, 把镜头对准普 通群众和一线工人, 用心灵去 启动每一次快门. 记忆中还对一组摄影作品非常深刻. 这组由 湖南摄协顾问欧阳星凯拍摄的 《人民路》, 也是 非常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在这套作品里, 作者不 是简单地浮光掠影式拍摄,而是与农民工交朋友, 历时一年多才完成其作品―― ― 从长沙市人民 路上的一栋改造成为给400户农民工居住、 每人4 平方米的居所这个断面, 反映了城市建设过程中 的诸多事项, 让人思索. 不会忘记湖南公安摄影协会主席阳红光和他 的作品 《共和国不会忘记―― ― 湖南省平江县失散 老红军系列肖像》, 这组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 出的作品, 也是来自人民. 用一年时光, 阳红光 逐一拜访平江24位失散老红军,倾听他们的故事, 逐一记录这些满是皱纹的脸, 给予这些普通 人以英雄功臣般的视觉待遇. 这些天来, 湖南摄影人和他们的作品, 时常 在我脑海里浮现, 挥之不去. 一直以来, 总有人 以为地处中南腹地的三湘四水, 产生不了摄影大 师. 但实际上, 人杰地灵的湖湘大地早已培育了 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摄影艺术家, 打响了 摄 影湘军 的旗号. 在国际国内各大摄影赛事上, 越来越多的湖南人站上了领奖台. 今年上半年, 湖南摄影家陈利就在索尼世界摄影奖中荣获世界 总冠军, 成为国内首位荣获该全球性奖项的世界 总冠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湖南摄影艺术者们一脉相承,他们心系人民、用镜头瞄准群众,用作品诠释着对人的关注、 对心灵的关照, 用摄影师内心的温度, 温暖 普通民众, 回归生命本源. 湖南摄影人正是用自己的镜头践行了习近平 总书记提倡的 以文载道、 以文化人 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要繁荣 文艺创作、 推动文艺创新, 要有 大批德艺双馨 的文艺名家 , 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有筋骨、 有道德、 有温度的作品. 同时, 文艺作品说到底 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 而且群众对生活最熟悉, 泥土的味道最贴切,好的文艺作品必须走向人民. 一 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 无病的呻吟、 无魂的躯壳. 作品是要靠人来书写的. 在湖南这片广袤的 大地上, 我们摄影人将同心协力, 勇于承担用影 像记录历史、 讴歌人民的伟大使命, 用生动的视 觉语言记录时代发展的轨迹和人民生活的变迁, 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 伟大时代 的优秀作品. 长久以来, 王跃文成了 官场 小说 的代名词, 官场小说 似 乎是王跃文的看家本领, 从 《国画》 到 《大清相国》 再到 《苍黄》, 他的 小说素来好看,粉丝众多.其实,与其说王跃文是对政治生活的描述, 不如说是对人性的书写, 因为任何 写作只有把人性内核打开, 挖掘到 那片或柔软或坚硬的旷野, 才能入 木三分, 直抵人心. 如今, 王跃文时隔六年 推出新作《爱历元年》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 小说几乎褪尽 官场小说 的外衣, 一反过往的疯狂, 而以平 静款款的笔致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无 比诚实的情爱之书、 命运之书和人 性之书. 人到中年的王跃文把笔触 指向知识分子的中年危机, 以一对 夫妻曲折的生活情感之路, 来关照 近三十年来时代的变迁, 暗流与幽 微、 真实与谎言、 挣扎与涅、 理 解与包容, 相生相应中揭示了重返 初心才是生活的真谛. 主人公孙离是县高中的语文 老师, 他的才学征服了美丽的同事喜 子. 沐浴着玫瑰色的光影, 怀着对 未来的憧憬和热情, 孙离和喜子一 起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纪年, 把彼此心意相许的那年设为 爱历 元年 . 然而, 生活态度和教育背 景的差异, 在两个人逐渐渗透的生 活中发酵成无法弥合的裂缝, 牵着 手在漫长的河堤上走出来的婚姻,却被争吵代替了甜蜜. 喜子努力考 去上海读研究生, 想要逃离小县城 的不堪, 孙离则在家带孩子孙亦赤, 与世无争, 只想成为一个普通的人, 他们渐行渐远. 喜子博士毕业到了 苍市师范大学工作, 举家迁居苍市. 命运改变, 两人重聚, 却已初心 不在,爱历纪元也成为了陈年往事,生活只剩下烦躁与默然, 暗潮汹涌. 孙离成为了畅销推理小说家, 沉迷 于兰花般的报社社长李樵, 图书馆 长喜子爱上年轻有才的下属谢湘安, 夫妻二人隐瞒着彼此的不忠, 在各 自热烈的艳遇中沦陷, 谁也没有再 提过那个属于他们夫妻俩的纪年. 现实生活 , 有太多的迷失, 让 人难以回到初心. 永远都像最初相 爱的那一天,是所有恋人的梦想,但生活的茂密曲折让永存初心成为 缥缈的海市蜃楼, 惟此, 人们才 前 赴后继, 上下求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