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颜大大i2 | 2019-07-15 |
电话: "喂……哦是儿 子, 有什么事吗? " 韦根的儿子说: "爸爸, 学校领导让我们打 '亲情电话' …… 今天是父亲节, 我没钱买礼物送您, 只是有两个好消息想跟您分享: 一 是我被镇团委评为 '优秀团员' , 二 是我连续第三次被学校评为 '三好学 生' .祝您节日快乐哈……" 赵亮说: "韦根, 你儿子这两个 好消息, 就是送给你的最好礼物 啊!来, 吃蛋糕……现在, 我突然 悟出一个想法, 就是, 无论我们平 时工作有多忙, 对孩子的关心和教 育一定不能疏忽.你说是不是? 希望今后每年的父亲节, 我们都收 到儿子的好礼物……" 父亲节的礼物 黎江汉 (平果) 右江一隅右江一隅李景宏摄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正是农村剩 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高峰期.如同 那时候千千万万中国的小村庄一样, 我 的老家――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村 子, 父老乡亲们依旧日出而作, 日落而 息;
三五成群的黄牛、 水牛也一如往常 一样被赶到山里逐草而 "嬉" ;
房顶上的 炊烟也照常在固定的时间袅袅升起, 但 是几乎不必很细心你就能发现, 田间地 头劳作的身影并不坚挺;
放牛的 "王二 小" 变成了 "王二老" ;
在干栏木屋前呼 唤家人回家吃饭的阿婆, 能唤回来的也 只有孙辈了…… 那个时期的我还是个小学生, 父母 没空的时候会被寄放在老家.祖父母 已经不在了, 当家的是二伯父、 二伯 母.他们已是知天命的年岁, 外出务工 不太现实, 干农活却还是一把好手.那 年暑假, 我毫无悬念地又一次回老家 "感受生活" ;
而且被安排了一份光荣的 工作――帮忙看着堂哥家小我两岁的 小侄子.一个孩子带着另一个更小的 孩子, 这其实在农村很常见, 我怀疑现 在自己带自家的娃那么得心应手应该 就是那时候练就的本事. 村头的一片空地是个天然的晒谷 场.收稻谷的季节, 各家的稻谷或摊在 竹席上晒, 或扫干净地面直接晒上谷 子.但那看起来如画师精心搭配的各 种黄系色块谷子, 并不是谁都可以晒上 去的.因为晒谷场地有限, 要晒全靠 抢.迟一些, 你只能看到场上密密麻麻 摆着的各家晒谷的竹席, 然后灰溜溜地 回家, 想方设法让谷子通风透气, 要不 发霉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天一早, 伯父看了看天色, 与伯 母交换着意见, 最后下了决定――指挥 我抱着竹席飞奔到晒场抢位置.途中 不少小孩也是同样装备朝着相同方向 疾行, 看到彼此纷纷暗自运气, 加紧脚 程, 生怕抢不到位子.直到把自家的席 子都摆好了, 我才长呼一口气, 幸不辱 命啊!等到日头渐渐大了, 我又当回 "小保姆" , 带着小侄子在晒场边的大树 下与村里的孩子们玩耍, 边玩边看着年 老的大人们在忙碌地晒稻谷.那时候 看着一群老头老太太躬着身在那忙活, 还觉得特搞笑, 一群小孩也在忙着对比 哪家的大人最驼背, 现在回忆起来, 唯 有阵阵心酸……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 六月天, 孩儿 脸, 说变就变.看着还好好的大晴天, 呼啦一下就暗下来, 乌云盖顶, 仿佛下 一秒就要有人从云里泼下水来.全村 的人都动起来了, 孩子也不例外.一时 间, 谷铲、 竹筐、 麻袋舞做一团, 各家成 员协力将自家的谷子抢收回家.我要 带着小侄子, 所以只能在边上看着.乱 成一锅粥的人群中, 传来伯父老两口的 争执, 原来二人因为要将谷子收到竹筐 挑回家还是直接连谷子带席子一起抬 回家而吵了起来.旁边的乡亲好奇地 看着 "好戏" , 感慨地评论着: "看这老两 口又吵架了! " "哎, 这时候如果年轻人 在家哪里会这样. " ……最后伯父伯母 还是达成共识, 将谷子席子一同抬回 家, 因为这样能节省些时间. 小时候还埋怨家里的堂哥堂姐们 为什么不留下来帮伯父伯母干活, 现在 当家了才知道生活中真的有很多无奈 的选择.花开的美好必然是要经历风 雨的 "特殊照顾" ,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以 打趣的态度看待这个过程, 就像看忙碌 的晒场上斗嘴的人们. 晒谷场 关伊辰 (德保) 础石 人们都说 父亲是一个家庭的 顶梁柱 我的父亲 指着撑起顶梁柱 那块静默的石头 告诉我们 那是他自己 木屋老了 拆下重建时 父亲把那块础石 埋成永远的地基 牵手 小时候 牵着父亲的手 胆儿真大 哪里都敢走 长大后 牵着父亲的手 胆儿真小 在哪都要慢慢走 牵着父亲的手 希望时光 如同现在父亲的脚步 慢慢地走 肩头 父亲的肩头 增加了孩子探索的高度 让孩子 把外面的世界 看得更清楚 父亲的肩头 增加了自己老花的度数 让自己 把眼前的报纸 看得更模糊 父亲(组诗) 李懿如 (德保) 本版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