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颜大大i2 2019-07-13

神经病'

. 我相信宋家佣人陆春莉没乱说, 傅 雷就曾说过自己 脾气急躁、 责备求全、 处处绝对、 毫无涵养功夫 .换句话说, 傅 雷是有自知之明的, 同时也有知人之明. 傅雷就很欣赏宋淇的才华, 曾一再劝宋要 静下心来译些文字, 我素来认为, 一件事 要做得好, 必须有 '

不计成败, 不问效果'

的精神, 而这个条件你是有的.你也不等 着卖稿子来过活, 也不等着出书来成名, 埋头苦干它几年, 必有成绩可见! 宋、 傅二人才气仿佛, 只是宋爱好太 多, 事务太忙, 一直静不下心搞翻译.辜 负了傅雷的一番苦心.脾气暴躁的傅雷 能与宋淇相处得很好, 就是因为二人相 互理解、 互为欣赏. 而真正了解傅雷的人则应该是他的 夫人朱梅馥. 《傅雷家书》 里面有一封信, 是朱梅馥在

1961 年写给傅聪的: 我对你 爸爸的性情脾气委曲求全, 逆来顺受, 都 是有原则的, 因为我太了解他, 他一贯的 秉性乖戾, 疾恶如仇……为人正直不苟, 对事业忠心耿耿, 我爱他, 我原谅他, 为了 家庭的幸福, 儿女的幸福, 以及他孜孜不 倦的事业的成就, 放弃小我, 顾全大局. 《宋家客厅》 里还透露了一个细节: 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 傅雷未能到会, 只提了一个书面意见, 讨 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 必须举出实例, 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 举出许 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 人;

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 印发给翻译者参考;

他拈出例句, 就好比 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 多人, 都大骂傅雷狂傲, 有一位老翻译家 气得大哭. 这段文字出自杨绛的 《忆傅雷》 .杨 绛继而写到: 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 错作引子, 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 人家 也许会心悦诚服…… 可照我看来, 那就不是傅雷了.傅雷 不是世俗之人.世俗之人讲利害, 凡事趋 利避害, 而傅雷眼中只有是非与对错.这 也许就是傅雷不够世故的一面.而这一 点, 恰恰就是宋以朗批评父亲宋淇的地 方.宋以朗在叙述父亲一事结束时就特 意评点了一句: 这亦看到父亲的世故. 宋以朗在书中对傅雷的评价, 要比 对其父宋淇要高. 两年前, 这部

2006 年上映的由毛姆 的小说改编的票房亏损惨重的电影吸引 了我的注意.绝美的中国山水, 细腻的 情感表达, 在我看来, 这无疑是一部曲高 和寡的文艺电影佳作.偶尔想起, 仍是 回味无穷, 便去买了原著. 我曾经很反感图书的过度包装.不 知哪天起, 市面上的书多了 鸡肋 的书 腰, 后来又有了双封面, 价格不断上涨. 我认为对于文字, 商业化的过度包装使 文字丧了本身的清简与纯净 (主要因为 是买不起……) . 后来也再次思考过这些问题.我逐 渐发现书籍包装设计的意义, 这关乎美 学, 关乎仪式感, 也关乎商业.因为在阅 读的过程中, 指尖的触感、 视觉的印象、 手掌承受的重量, 都起到了类似于锚点 的作用, 帮助我们记忆.它们的作用类 似于某种气味突然勾起了一段回忆, 一 个玩具让你想起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于我自身来说, 想起一本书, 我不仅能想 起它是怎样得来的, 还能回忆起我阅读 时的环境、 空气的味道, 甚至是身体姿 势.

2016 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面纱》 就是良好的范例. 初见这本书时就被它惊艳到!我从 未见过精致如此的书籍, 虽然是我一直 厌恶的双封面, 但这两个封面都很美: 外 封的纸质光滑而闪亮, 前有渐变色的主 题插画, 后有简洁的内容介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