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9-07-11

1.05,地下水最高水位取地面下 0.5m. 综合管廊属于城市生命线工程,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抗震设防类 别为重点设防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昆山市抗震设防烈度 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2)综合管理结构防水、防渗 在进行综合管廊结构防水设计时,严格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8)标准设计,防水设防等级为二级.在防水设防等级为二级的情况下,综合管廊主 体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 2/1000;

任意100m2 防水面上的湿渍不超过

3 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应大于 0.2m2.平均渗水

7 量不大于 0.05L/(m2.d),任意 100m2 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 0.15L/(m2.d).按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双控方案设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并不 得贯通,以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防水性能. (6)土方平衡 根据目前区域附近正在实施的城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尽量利用附近正在实施 的城建工程挖方. 表1-4 本项目土方平衡表 项目 挖方(m3 ) 填方(m3 ) 利用土方(m3 ) 弃方(m3 ) 借方(m3 ) 本工程

23056 7436

7436 15620

0 弃土方案:本项目土方弃方量为 15620m3 ,废弃土方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不能用于本 项目填方,直接用汽车运至城管执法局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不设置专门的弃渣场.

4、辅助工程概况 综合管廊的附属系统包括供电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设备监控系统、安保系统、 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和标识系统等. (1)供电系统 由附近电网就近提供两路 10kV 电源供电,电源运行方式一用一备,电源引至控制 中心10kV 配电间, 综合管廊按每 1.2km 左右划分供电分区, 每个分区内设置埋地式变 压器,供综合管廊照明、动力用电(包括控制中心). (2)设备监控系统 综合管廊的监控系统可保证能准确、及时地探测沟内火情,监测有害气体、空气质 量、 温度等, 并应及时将信息传递至监控中心. 综合管廊的监控系统对沟内的机械风机、 排水泵、供电设备、消防设施进行监测和控制.控制方式可采用就地联动控制、远程控 制等控制方式.综合管廊内设置固定式通信系统,电话应与控制中心连通,信号与通信 网络连通.在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或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设置一个通信点. (3)安保系统 投料口应设置探测器报警装置,其信号能通过控制器送入控制中心监控计算机,产 生报警信号. (4)通风系统 考虑当地夏季综合管廊内部可能出现长期湿度较大的情况,管廊内运行的通风设 备外壳及执行机构均需考虑防腐蚀设计,风机叶片、外壳、防火阀阀头、地脚螺栓等选 择耐腐材料或外涂工业防腐蚀涂料.进、排风机:进、排风机选用屋顶式风机.

8 通风百叶:综合管廊的通风口的通风面积应根据综合管廊的截面尺寸、通风区间 经计算确定.考虑管廊的清洁气候、防雨雪等因素的影响,采用防雨雪电动百叶窗. (5)照明系统 管廊内的照明配电和控制回路设于各区间的配电柜内,设柜上/远方控制,在远方 控制时,可通过设于该区间各出入口的按钮盒控制,便于人员进出时开关灯;

也可通过 自动化系统控制,以便于远方监视.不论何种控制方式,照明状态信号均反馈自动化系 统,当火灾发生时,可由火灾联动系统控制强制起动应急照明. (6)消防系统 综合管廊工程内主要包括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道以及相关自用管道等多种 管线,根据对综合管廊内火灾原因的分析以及国内已建综合管廊的运行经验,电力电缆 是较容易产生火灾的物件,因此舱体内需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在电缆舱内考虑设置气溶 胶自动灭火系统保护. (7)排水系统和标识系统 综合管廊沿全长设置排水沟,横断面地坪以 1%的坡度坡向排水沟,排水沟纵向坡 度与综合管廊纵向坡度一致,但不小于 3‰.在综合管廊投料口、通风口以及局部低洼 点(倒虹、管道交叉)等适当部位设置集水坑,集水坑内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