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枪械砖家 2019-07-11

1915 年2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 下午往琉璃 厂及火神庙, 书籍价昂甚不可买, 循览而出…… 我以前在苏州、 扬州等地的 古籍书店多方搜罗古旧线装书的 过程, 可谓充满了艰辛, 那不仅仅 是简单的讨价还价, 还时不时会 遇到 斗智斗勇 的有趣事情, 比 如明明看上了那套身价不菲的线 装书, 却愣装作满不在乎, 摆出可 要可不要的姿态与卖书人周旋, 周旋的结果, 常常以不可思议的 低价换来持续好几天的狂喜.然而, 这次在琉璃厂的一家私人旧 书店, 却有缘体验到一次 以文会 友 的愉快经历. 这家旧书店只有十几个平 方, 店主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 生, 屋里三面墙壁都布满木结构 的古式书柜, 线装古籍一层层叠 上去, 直达天花板, 甚是可观.我 一脚踏入, 心神即为之一爽, 虽说 都是旧书, 却旧得有章法, 旧得有 风味.只见桌上锥子、 镊子、 胶水、 丝线等工具一应俱全, 老先生 戴着老花镜, 正细心地修补一堆 破损得不像样的线装旧书.他手 脚麻利地拆线、 摊平夹宣, 裁割衬 纸粘好胶, 补上蛀洞, 然后配上护 页和书衣, 用丝线装订, 贴上题 签, 最后装进精心仿制的蓝布书 套……老先生做起这种手艺活儿 简直是得心应手, 我正好赶上他 将一套旧书的最后一册修补好, 小心翼翼地装进函套, 跟旁边的 那些破书一比, 简直是天壤之别 了.我走上前捧起函套, 题签上 的书名 《钦定诗经乐谱》 赫然入 目, 抽开仿象牙别签, 取出一册, 随手翻了几页, 便约略感受到店 主人文化底蕴不浅. 我向老先生投去友善的目 光,他点点头,招呼我坐在一旁 的藤椅上,并打开了话匣子: , 人老了, 不中用了, 眼神儿也 不好使…… 老先生说平生没有 别的爱好, 就是喜欢低价搜罗古 旧线装书, 积久也就有了几千册, 租了这间小屋作门面, 自己整天 泡在一屋子旧书里勤翻不辍, 同 时也以书会友, 卖掉一部分旧书 贴补家用.老先生告诉我, 这些 线装书刚刚收过来的时候, 人家 都是当废品处理的, 三文不值二 文, 有的相当破旧, 残缺不全.回 来以后老先生就操起祖传的手 艺, 兴致勃勃地进行修补. 看到我捧着 《钦定诗经乐谱》 反复摩挲, 老先生神秘地一笑: 这 是清代乾隆时期的版本, 版式纸张 都好, 但还算不上特别珍贵.你知 道宋版线装书是啥身价吗? 嗯, 这个我多少知道些.宋 版线装书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是论 页计价了, 每页卖到三钱银子呢. 当年藏书大家傅增湘就是在琉璃 厂的书铺买了宋版 《乐府诗集》 , 一套24册, 花了1400块银元. 老先生眼睛一亮, 对着我上 下打量一番: 这套书你好像特别 喜欢?线装善本价格比较高, 可 能一般人不愿意买, 我给你瞧瞧 另外一个版本. 老先生说着从抽 屉里取出一个纸盒打开, 是一套 小开本的 《钦定诗经乐谱》 . 是民国初年的版本呢, 你瞧 这纸,不黄不脆,连个霉斑都没 有…… 我瞧了一眼封面, 答道: 应该 是民国二十六年吧?也就是1937 年版, 商务版小32开影印本. 老先生眼睛又是一亮, 看了 看我, 急忙把书翻到版权页仔细 查看, 笑着点点头: 不错,

1937 年, 商务印书馆. 我还在继续说下去: 这是王 云五 '

万有文库'

的五册影印本, 说起来王云五真的是一位功德无 量的出版家,他主编的'

万有文 库'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