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2019-07-09

27 12.1 目标

27 12.2 功能要求

27 12.3 规则

27 第I-B部分

29 关于引言和第I-A部分的补充指南

29 1 引言第2节(定义)补充指南.29

2 第1章(通则)补充指南

30 3 第2章(极地水域运作手册 (PWOM))附加指南.31 3.1 极地水域运作手册内容建议

31 3.2 破冰船助航指南

31 3.3 应急计划编制指南

32 4 第3章(船舶结构)补充指南

32 5 第4章(分舱和稳性)补充指南

33 6 第5章(水密和风雨密完整性)补充指南

33 7 第6章(机械设备)补充指南

34 8 第7章(消防安全/保护)补充指南

34 9 第8章(救生设备与装置)补充指南

34 9.1 个人求生装备示例

34 9.2 群体求生装备示例

34 10 第9章(航行安全)补充指南

35 11 第10章(通信)补充指南.36

12 第11章(航次规划)补充指南

37 13 第12章(配员和培训)补充指南

38 第II-A部分

38 防止污染措施

38 第1章38 防止油类污染

38 1.1 操作要求

38 1.2 结构要求

38 第2章39 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39 2.1 操作要求

39 第3章39 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39 第4章39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39 4.1 定义

39 4.2 操作要求

39 第5章40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

40 5.1 定义

40 5.2 操作要求

40 第II-B部分

42 引言和第II-A部分补充指南

42 1 第1章补充指南

42 2 第2章补充指南

42 3 第5章补充指南

42 4 其他环境公约和导则下的补充指南

42 MEPC 68/21/Add.1 Annex 10, page

5 前言

1 为了增进船舶在偏远、脆弱和潜在严酷的极地水域操作安全,并减轻对居民和环境的 影响,特制定《国际极地水域操作船舶规则》 ,以作为对现有 IMO 文件的补充.

2 本规则认识到极地水域操作可能要对船舶及其系统和操作增加附加的需求,这些需求 是超出经修正的《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安全公约》 )和经

1997 年议定书修正的 《经1978 年议定书修订的

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 以及其他有约束力的相关 IMO 文件的现有要求.

3 本规则认识到极地水域提出了超出日常所遇到的航行要求的附加要求.在许多区域, 海图覆盖范围可能对沿岸航行普遍不足.本规则认识到即使现行海图也可能遗漏未经勘测和未 标注的浅滩.

4 本规则还认识到北极沿岸社区可能及极地生态系统,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诸如船舶 操作.

5 已认识到附加安全措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为采取降低事故概率的任何安全措 施都将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环境.

6 南极和北极水域既相似, 也存在重大差异. 因此, 虽然本规则整体上适用于南北两极, 但也考虑了两个区域在地理和法理上的差异.

7 制定极地规则的关键原则是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范围和采取整体分析法减低识别 的风险. 引言

1 目标 本规则目标是通过解决存在于极地水域, 而本组织其他文件未能充分处理的风险, 为船 舶安全操作和极地环境保护作出规定.

2 定义 就本规则而言, 使用的术语在以下各段落作出定义. 在第 I-A 部分中使用但未在本节中 定义的术语,应与《安全公约》中定义相同.在第 II-A 部分中使用但未在本节中定义的术语, 应与《防污公约》第2条以及《防污公约》相关附则中定义相同. 2.1 A 类船舶系指设计用于在极地水域至少中厚当年冰,可能包夹旧冰的冰况中操作的船 舶. MEPC 68/21/Add.1 Annex10, page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