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9-07-09

疑难、 复杂且在社会上 有重大影响的;

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 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

有关单位或 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这 四类案件涉及社会稳定、 司法权威、 司法 廉洁, 监督管理不能缺席, 但是院庭长只 是有权要求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报告案 件进展和评议结果, 不得强令独任法官、 合议庭接受自己意见或者直接改变独任 法官、 合议庭意见. 司法责任制改革之后, 院庭长要彻底 改变审批案件的行政思维, 切实尊重司法 规律, 认识到规范监督管理审判权力运行 的必要性, 认真学习领会改革的精神实 质, 更加注重思想引领, 更加强化质效监 督, 坚决摒弃一刀切思维, 认真对 四类案 件 进行识别监管, 把该放的权力彻底放 下, 把该监管的工作严格监管起来. 人民法庭服务群众工作机 制改革应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 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功能,探 索外包工作机制. 人民法庭作为人民法院的派出 机构,是人民法院与广大人民群众 联系最密切、接触最广泛的部门, 发挥着重要的基层基础作用.受传 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人民法庭工作 机制中存在的一些服务群众机制问 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庭工作 质效的提升与司法公信力的树立. 在当前进行司法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有必要对人民法庭服务群众工 作机制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以 提升法庭化解纠纷能力为指引,强 化法庭的服务保障,推动基层法庭 改革创新. 一是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 程加快, 基层乡镇已进入矛盾多发 区、 易发区, 要合理分流处理案件, 人民法庭应充分借助多元化纠纷解 决机制去化解纠纷.法庭应以诉前 联调、 诉调对接机制为依托, 整合基 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 人民调解组 织、 司法所、 驻村律师等联调单位力 量, 互通信息、 互相支持、 合力处置, 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功能.人民 法庭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 带,应当正确处理 坐堂办案 与 就地巡回办案的关系,全方位服务 于群众.要强化便民服务措施.可 以加大巡回法庭开庭频率周期,适 当增设夜间法庭、周末法庭,预约 立案等,方便群众立案诉讼.探索 实施社区法官制度.根据 审判前 移,力量下沉,预防为先 的工作 理念,法庭可以根据辖区民情实际,实行驻点法官负责制及网格状 管理.驻点法官负责法律宣传、法 律知识咨询解答、纠纷预警排查登 记,指导社区村委工作人员的调解 工作.在矛盾多发区设立便民诉讼 点,借助社区力量发展便民诉讼联 络员,实现便民诉讼网络的全覆盖.人民法庭应当强化通过司法建 议、法制宣传、参加与法庭工作密 切关联的联席会议形式参加乡村社 会治理活动. 三是探索服务外包工作机制. 政府服务外包、购买社会服务是一 种全新理念,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降低行政成本、促进社会组织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法庭 要减少投放在内部社会化管理上的 精力,可以参考政府做法,进行部 分职能外包工作探索.目前,一些 法院已经在物业管理、司法送达上 作了有益尝试.笔者认为,可探索 建立社会公益组织协助机制.吸收 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法庭一些辅助性 或事务性工作.探索建立辅助、后 勤工作外包机制.在 案多人少 问题突出、裁判文书上网工作量较 大的法院,寻找相关企业或社会机 构合作,将法律文书送达、办案信 息录入等工作,逐步外包.建立购 买社会服务规范制度.遵照相关规 定,应当通过招投标的,通过严格 的招投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