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9-07-08

二、源自他者的偏见: 索头 称谓的产生 及其意涵 索头 作为一种称谓,具有歧视性涵义, 这从南北对峙, 双方互斥的语境便可得知. 据 《南 齐书・魏虏传》 ,拓跋氏 披发左衽,故呼为索 头 ,反映出南朝对北朝的歧视,是基于华夷之 辨的正统性立场.因为以 袭冠带以辨诸华 的 区分标准而言, [2]2531 披发左衽 是自春秋以降 所有 非华夏 族群的服饰特征.

54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 不过, 以上因果分析仅限于南北朝时期. 若 是回溯群雄林立的东晋十六国(表1) ,从咸和 五年至义熙三年的七十余年里, 除了代表华夏正 统的东晋王朝以外, 索头 称谓还被后赵、前燕、前秦、后凉、仇池等诸多胡族政权的人物所 认同及使用,且指代的对象也不全然是拓跋氏. 故而 索头 作为一种蔑称,其所涵括的族际认 知偏见,不应只反映在 华 夷 之辨上,还 存在于 夷 夷 关系之间. 元人胡三省曰: 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 也. [4]2186 索头 作为一种发式,近似于匈奴 的编辫披发习俗, ③ 而且颇为巧合的是,其作为 称谓时的指代对象,即拓跋氏、秃发氏、沮渠氏 和铁弗部等,也都与匈奴有着程度不等的关联. 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