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7-08

一、 第一个界限: 资本增殖的界限 在 《资本论》 第一卷中,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无 限增殖的逻辑, 这一资本增殖的逻辑用公式可以 表达为: G―W―G′ .马克思指出, 在资本主义 社会中, 商品流通具有两种形式: 其直接形式是 W―G―W , 商品转化为货币, 货币再转化为商 品, 为买而卖;

另一种形式为 G―W―G , 货币转 化为商品, 商品再转化为货币, 为卖而买.在后 一种流通形式中, 货币才有可能转为资本, 成为 资本.在 W―G―W 这一流通形式中, 货币只 是用来进行商品流通的中介, 货币最后转化为充 当使用价值的商品, 货币最终花掉了.而在 G― W―G 这个相反的形式中, 买者支出货币, 却是 为了卖者收入货币, 其目的不是为了消费商品, 而是为了获得货币.但是, 货币兜了一个圈子又 交换成货币, 同样的东西又交换成同样的东西. 这似乎是一种既无目的又很荒唐的活动 [3] (P175) . 马克思曾经举例子明确地说,

100 镑和

100 镑交 换, 那么这个过程就是 荒唐的 和 毫无内容的 了. G―W―G 过程所以有内容, 不是因为两极 有质的区别 (二者都是货币) , 而只是因为它们 有量的不同.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 多于 起初投入的货币.例如, 用100 镑买的棉花卖

100 镑+10 镑, 即110 镑.因此, 这个过程的完整 形式是 G―W―G′. [3] (P175) G′ 和 G 之间虽然 没有质的区别, 但是却有量的区别, G′ 是 G 的 增殖. 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一卷中所揭示的 G― W―G′ 这一资本增殖的逻辑, 只是基于货币或 资本的简单流通模式所给出的公式.而实际上, 这一公式中的 W 并非单纯地是指一种 商品 , 而是指 商品的生产过程 .在 《资本论》 第二卷 中, 马克思明确指出: 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 生产消费.他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进行活 动;

他的资本经历生产过程.结果产生了一种商 品, 这种商品的价值大于它的生产要素的价 值. [4] (P31) 从商品的角度来讲, G′ 之所以能够大 于 G , 是因为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投入 的生产要素的价值.所以, W 指的是资本循环 过程的第二阶段 W…P…W′ , 即商品的生产过 程.因此, 资本增殖的完整公式是: G―W…P… W′―G′ .在这里, 我们必须强调资本增殖的 完 整公式 , 强调这一 完整公式 的意义并不在于 要把资本增殖的逻辑补充完整, 而是要让现代人 明白正是这一 完整公式 构成了现代社会资本 增殖的合理性界限.这意味着: 现代社会必须把 资本的增殖奠基在生产过程的基础上, 这样社会 物质财富才会获得真实的增长.但如果现代社 会资本增殖的方式抽象掉了生产过程这一中间 - -

28 环节, 就必然会导致财富增殖的幻象.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理论形成于资本主义早 期, 而早期资本主义的特征是 工业资本主义 . 把早期资本主义定义为 工业资本主义 , 并不是 说在资本主义早期仅仅存在着工业资本.按照 马克思的判断,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存在着三类 资本: 工业资本、 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工业 资本通过工业生产过程生产出商品从而发生资 本的增殖, 商业资本通过购买工业生产的劳动 产品并将其出售而获得利润, 高利贷资本则通过 把钱借贷给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获得高额利 息.可见, 无论是工业资本, 还是商业资本和高 利贷资本, 都是通过生产过程才最终产生增殖 的,也就是说资本产生增殖离不开 W…P… W′ .在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增殖的公式 G―W…P…W′―G′ 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完全 可以经验直观到这一资本增殖过程.如果我们 将资本增殖的逻辑 G―W…P…W′―G′ 简约化 为 G―W′―G′ , 容易给人造成资本的增殖发生 在流通领域的错觉.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一卷 中一再强调, 资本的增殖发生在生产领域, 增殖 的部分是工人在生产领域中所创造出来的剩余 价值部分. 正是由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增殖的逻辑 是基于19世纪早期资本主义所做出的判断, 从而 也就招致了诸多质疑.现代思想家们怀疑这一 逻辑对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是否依然有效. 《资 本论》 所提供分析资本主义的方法工具, 是从对 19世纪资本主义的观察出发而设计的, 19世纪的 工业资本主义对于马克思而言, 构成了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