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9-07-08

建 成行业社会化服务和科普服务的专业化平台,更好的开展社 会服务. (4)文化传承创新 建成全国领先的林业文化传承团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协同支撑的理论体系.树立生态文化实践品牌, 出版生态文明系列丛书,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取得新突 破.充分利用博物馆、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康养基地,强化 山诺会 绿色长征 绿桥 等大学生社团品牌和绿色 文化实践活动,开展森林文化和生态展示教育.建立林业文 化遗产研究中心,提升林业文化传播影响力. (5)师资队伍建设 设立范济洲、沈国舫、关君蔚等林学院士和林学家冠名 的讲席学者席位,组建研究团队,培育本土青年科学家;

实 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国 家级教学名师;

实施 海内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 和 高水

7 平人才柔性引智计划 . (6)国际交流与合作 立足亚洲,拓展 一带一路 周边国家,面向全球分层 次推进双向合作交流.牵头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深化国际 林学一流学科合作伙伴计划.逐步提高《Forest Ecosystem》 《 Avian Research 》 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力争《Forest Ecosystem》期刊被 SCI 收录. 5.预期成效(2020 年) (1)学科水平 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2)人才培养 将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2 个专业打造成国际知 名的品牌专业,培养一批国际认可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 人才. (3)科学研究 1―2 个研究团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研究平台整体水平 保持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争取在林木分子设计育 种、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方向取得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 (4)师资队伍 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规模 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升. (5)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