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9-07-06

Casmara patrona;

parasitic rate

125 等地

1 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

3 月上旬幼虫恢复取食,3 月下旬化蛹,5 月中旬 羽化,6 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期历时

9 ~

10 个月 [5] . 油茶蛀茎虫主要以幼虫钻到树体内蛀食油 茶枝干的木质部,所以化学防治的效果不是很 明显,目前普遍认为,人工修剪和生物防治是 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 [1] .据有关文献记载,油 茶蛀茎虫的寄生蜂主要有长体茧蜂 Macrocentrus sp.[6] 、线长体茧蜂 Macrocentrus linearis N.[6] 、油 茶织蛾距茧蜂 Calcaribracon camaraphilus sp. nov. Quicke and You[7] 、大螟钝唇姬蜂 Eriborus terbrans Gravenhost[6] 、 茶蛀梗虫茧蜂Bracon sp.[6] 、 茶梢尖蛾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parametriates He et Chen[8] 、 茶枝镰蛾茧蜂Myosoma yanoi Watanabc[9] .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和相关企业 的带动下,我国南方地区油茶产业迅速发展,出 现了大面积高产油茶人工林,形成了大量单一物 种种植的破碎化生境,严重影响了油茶林区的生 物多样性,削弱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局部地 区油茶蛀茎虫的危害严重,给油茶产业的发展带 来了很大的威胁.为全面了解我国南方地区油茶 蛀茎虫的发生现状,我们对南方油茶主要产区油 茶蛀茎虫的危害程度及寄生率进行了调查,现将 调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野外调查及采样时间为

2014 年6月~

2015 年11 月.调查样地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等省地, 具体信息见表 1. 表1油茶蛀茎虫采样地的基本信息 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sampling plots of C. patrona 样地代码 Sampling plot code 采样地点 Sampling plot 海拔 Altitude /m 经纬度 Coordinate 油茶树龄 Tree age /a 林型Forest type 周边植被Surrounding vegetation N E AHTF 安徽祁门塔坊

86 29°47′ 117°40′

9 高产林 茶叶、灌木 ZJMJ 浙江开化马金

228 29°16′ 118°23′

25 低产林 毛竹、禾本科茅草类 ZJZD 浙江青田章旦

720 28°06′ 120°13′

7 高产林 灌木 JXHH 江西星子海会 64.5 29°32′ 116°04′

12 高产林 马尾松、灌木 JXDJ 江西丰城董家

75 28°30′ 115°60′

4 高产林 香樟、湿地松、杉木 JXSB 江西渝水水北 59.5 28°04′ 115°04′

13 高产林 杉木、茶叶、湿地松 JXWJ 江西宜春巫家 131.2 27°47′ 114°31′

16 低产林 杉木、湿地松、香樟 JXBM 江西宜春柏木

168 28°01′ 114°25′

21 低产林 马尾松、灌木 JXSD 江西赣县沙地 281.7 26°06′ 114°46′

6 高产林 杉木、湿地松 JXSC 江西吉安遂川

356 25°56′ 114°10′

7 高产林 湿地松 JXGP 江西峡江戈坪

55 27°40′ 115°05′

30 低产林 湿地松、香樟 JXZK 江西石城珠坑

289 26°13′ 116°21′

6 高产林 马尾松、灌木 FJGZ 福建上杭官庄

253 25°22′ 116°19′

30 低产林 杉木、马尾松、灌木 GDZX 广东东源漳溪

227 24°04′ 114°55′

24 低产林 桉树、灌木 GDXP 广东兴宁新陂

227 24°07′ 115°37′

3 高产林 灌木 1.2 调查工具 枝剪,相机,养虫网. 1.3 野外调查方法 在调查样地的油茶林区随机选取

10 块样地 (25 m*30 m),调查标准样地内的全部油茶树, 统计油茶蛀茎虫的幼虫数,并计算出危害程度. 1.4 室内寄生蜂的饲养方法 每个调查样地随机采集

200 枝被油茶蛀茎虫 危害的枝条带回实验室放进养虫网内饲养,待油 茶蛀茎虫的寄生蜂羽化出巢后,统计寄生蜂的种 类及寄生率. 1.5 数据分析 采用 Excel 与SPSS 13.0 软件对各类调查数据 进行统计处理、方差分析、t 检验及制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