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9-07-06

2 8 No .

8 Aug.

20 07 ~

2 0 mm 溅 渣层 , 另一方面随炉内留 渣量的增加,炉渣 的可 溅性增 强,对溅渣操 作有利.转 炉上部溅渣主要依 靠氮气射流对 熔池炉渣的溅射而获得.渣 量少,渣层过薄 , 气流 易于穿透渣层,削弱气流对于渣层的乳 化 和破碎 作用,不利于转炉上 部溅 渣 .转 炉 留渣 量过 大,在溶池 内易形 成浪 涌,同样 不利 于转 炉上 部溅渣.即便 强化 了转 炉上部溅渣的效果,也往往造成炉口粘 渣变 小,影响 正常 的 冶炼操 作.溅渣 的厚度 : 渣量 过少 , 溅 渣层 过薄,且不均匀 , 将影响溅渣 护炉的效 果 .根 据钢铁研究总院得出的公式,合理的 留渣量 为[1.'

¨]:Q. 一0.301W 式中Q.―― 转 炉单 炉 留渣量 , t ;

W―― 转炉 公称 吨位,t;

n―― 系数 , 取值为0.583~0 .

6 5

0 .

2 .

3 合理控制出钢 温度用溅渣 护炉 工艺 后,转炉出钢 温度 对炉龄的影 响非常明显 .随着 出钢 温度 的降 低,炉龄与出钢 温度的关系为[

1 引: N一2

0 8

5 2

9 ~

1 2

0 1

9 t .其中N为炉龄 , t 为 出钢 温度 .在 同样 的溅 渣技术条件下,每降低出钢 温度一度,将提高炉龄121炉 . 因此 , 合理控制转炉出钢温 度,对采用 溅渣护炉工艺 的转 炉进一步提高炉龄有重要 意义.2.4枪位控制枪位应 按照 早化 渣,化好渣,保证溅 渣 厚度 和溅 渣 面积 的原则 确定 .高枪 位 易于 炉渣的破 碎和乳化,有利于转 炉上 部 的溅 渣.当枪 位过高时,炉渣溅到炉膛位置较低 , 还容易冲 刷 已溅 到 炉墙 上 的炉渣 , 更容易引 起 炉底 上涨 .低 枪位 易 于造 成渣液面剧烈波动,对渣的冲击 面积 小,冲击 深度增 大,供给的能量 大部 分 消耗 于熔池 内部 , 有利于转 炉 的下 部溅渣,同时由于 渣滴能量大 , 也 可溅到 炉口.溅渣时枪 位控制要根据炉渣的流 动性 和所要溅 的部位 而定 .通常情 况 采取 前高 后低方法 , 既保 证 了炉 渣 的形 成,溅渣效果也好,且可防止炉底上 涨3我国溅 渣护炉 技 术现 状我国由于转炉 容量 小(以30~5

0 t 为主 ) 、 铁液条件差 ( 硅含 量偏 高、硫含量波动较大,某些企业还采用中磷 铁 液或 提钒 后 的半 钢炼 钢)、装备水平低(一般 无铁 液预 处理设 备、未采 用计算机控制等)、生产节 奏快(一般冶炼 时 间少 于30mi n , 生产负荷大)等,使得我国转炉 的溅渣 护 炉具 有不 同 于国外 的 自身 特点 .我国自1996年开 展溅 渣 护炉技 术研 究 以来 , 迅 速开 发了适合于中国 国情 的各种转 炉溅 渣护炉技术,已使 我国转炉 的炉 龄发 生 了质 的飞跃 , 与采用溅 渣 技术 前相比,我国转 炉龄 提高 了5~10倍 . 目前 我 国转 炉平 均 炉龄 已接近 万炉,同时我 国在 小 型转 炉、半钢冶炼 转炉 及复吹转炉 领域 的溅 渣 护炉技 术,居世 界 前列 , 已形 成 具有 中 国特 色 的专利 技术 .

3 .

1 小型转炉溅渣护炉的现状及特点小型转炉在 我国已达200座 以上 , 在我国的炼钢生产 能力 中 占较 大的比重 .这类 转 炉铁 液及 副原 料一般质量 较差,铁液Si波动大;

生产率高、冶炼周期短,班产 炉数 高;

铁液普 遍不进行预处理,转炉冶炼 脱硫、脱磷负荷 大;

无精炼 设施,为适 应 连铸 的节 奏要求,出钢温度 一 般高 达1700℃;

由于 溅渣频率高,N普遍不足 .这些因素使 得小型转炉溅 渣时间短、炉渣温度高及渣 中TF e高 .我 国炼 钢工 作 者结 合上述国情,开发出了适 用于 小型 转炉的转 炉 溅渣 护炉 技术.(1)优 化炼钢工艺,控制过程温度及终点温度.优化 供氧 制度 , 降低 过 程枪 位,减少 渣中TF e .同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