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鱼饵虫 2019-09-11
使命感促使他回乡创业 经过安居区聚贤镇石板凳村时, 总会被沿途的天伦葡萄文化产 业园吸引.

远远望去, 那里既有宜 人的丘区风光, 又有现代化的配套 设施, 给人无限遐思. 走进天伦葡萄文化产业园, 它 的美变得具体和丰富起来: 有机葡 萄采摘、葡萄酒文化体验、奇花异果观赏、健康养生娱乐、餐饮休闲住宿…… 这座占地1000 余亩的山庄, 不断给人惊喜和意外.

2011 年, 张天伦注册了遂宁市 安居区博天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遂宁市龙婷生态农业有限公 司,流转了安居区聚贤镇皂角垭、石板凳、 宝珠寺

3 个村共

1000 余亩 土地, 开始打造天伦葡萄文化产业 园.此前, 张天伦一直在外闯荡. 今年49 岁的张天伦是安居区三家镇人.1987 年, 张天伦和大多 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闯荡北京, 由于没技术、 没学历, 他卖过水 果、 烧过锅炉、 伐过木材, 后来在一 家建筑工地干活, 学习和积累了不 少工地施工和建设方面的知识. 几年后, 昔日的小学童终于成 为了项目经理.1994 年, 张天伦开 始独立承包工程, 先后带领

2000 余名遂宁农民工赴外地打工. 包了几年工程,确实挣了些钱,但让我更满足的是不少老乡也一起致富了. 张天伦说, 遵循着 质量第

一、 安全第一 的宗旨,他参与的国家检察官学院国际交流中心、 中国石 油大学办公楼等工程均被评为北京市建筑工程结构最高奖―― 北京市结构长城杯 和 北京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奖.

2008 年, 张天伦参与了汶川地 震灾后重建项目.他发现农村抛荒土地多, 留守人群生活难.如何 让荒地变宝地?浓烈的使命感和思乡情, 促使外出经商多年的张天 伦会乡创业,并立志扎根家乡、发展产业、 助农增收. 打造千亩葡萄文化产业园 在未来几十年内,现代农业和生态循环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 凭借自己敏锐的市场嗅觉, 张天伦决定发展现代农业.他花费了半年时间, 对遂宁及周边地区进 行市场调查, 最后决定在聚贤镇种 植有机葡萄. 为了做好葡萄园, 张天伦前往 成都市新津县葡萄园、新疆吐鲁番、 山东青岛大泽山葡萄园等学习 栽种、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借鉴各地著名葡萄园的成功经验.同时, 在葡萄园组建了专业的 团队, 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工程师. 目前, 葡萄园已建成核心葡萄 采摘区500 余亩、 有机葡萄 休闲观光区400 余亩,引进了玫瑰香、巨峰、 夏黑、 勤红、 黑巴拉多、 白奥林、 茉莉香、 阳光玫瑰、 东方之星、 信浓 乐、 金亚、 黑色甜茉、 摩尔多瓦、 金 手指、 巨玫瑰、 克伦森、 红标无核等

20 多个早、 中、 晚熟优质葡萄品种. 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我们坚持走绿色、 生态、 有机的发展道路, 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进行种植, 葡萄园一直坚持使用有机肥, 葡萄 生长的土壤和灌溉用水也都经过了专业机构检测, 无农药和重金属 残留, 完全能保证葡萄的品质. 张 天伦说, 葡萄园还获得了国家有机 葡萄转换认证. 为不断优化提升园区产业链, 张天伦与省农科院和高校的专家团队合作,引进智慧农业系统,提升有机果蔬附加值, 加快其现代农 业园区的的转型升级.此外, 为增 加园区的产值, 他大力发展现代生 态农业旅游观光, 正在打造的五星 级生态旅游度假山庄, 实现一二三 产业的深度融合. 带领村民人均增收

1 万元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张天伦 始终不忘初心, 惦记着那些贫困的 乡亲们, 主动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大 军中的一员. 经多方协调后, 张天伦鼓励当 地24 个乡镇的贫困户将政府用于发展产业的的贫困周转资金

720 万 元以股份入股方式, 用于发展有机 葡萄种植等现代生态农业. 我们种植园采取 '

公司+专业 合作社+基地+农户'

模式, 鼓励农 户们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盟发展, 让农民变成股民, 这样不仅可以提 高利用效率, 还能解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问题. 目前, 其园区常年吸 纳300 余名农民打工,同时还为周边农户免费提供优质葡萄苗10 万余株,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带动发展葡萄专业合作社

3 家, 合作社入 社会员达

1000 余户, 直接带动农民

3000 余人, 人均增收

1 万元. 与 此同时, 张天伦还积极参与 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行动, 向步云 乡贫困村竹筒湾村捐款

2 万元用于基 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他还主动 联系安排两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到 园区当保安, 每月给予固定收入

1800 元, 完全解决两人的生活所需. 在他的带动下,皂角垭村、宝珠寺村及石板村的76 户贫困户一步一个脚印, 在今年成功脱贫. 对于获得2018 年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张天伦显得十分激动. 这既是对自己参与脱贫攻坚的 高度认可, 同时也是增添了新的责 任. 张天伦说, 下一步, 葡萄园还将 继续扩大产业规模, 进行多样化发 展, 为周边贫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 会, 通过产业带动, 让乡亲们通过自 己勤劳的双手致富奔小康. 视角

2018 年10 月 第三周 02・ 人物 责编: 胡蓉 组版: 席静 张天伦: 撑起乡亲共富梦 全媒体记者 王锡刚 科技创新让现代农业 加速跑 全媒体记者 王锡刚 2年成为成渝地区行业 巨头

9 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元宝村的四川菌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传统的蘑菇大棚不同, 这里的海鲜菇生产 采用的是工厂化模式: 整洁明亮的 出菇房内, 一排排金属架被分成多 层,架子上长满了一簇簇洁白、鲜嫩的海鲜菇, 看起来很是壮观. 我们公司的海鲜菇主要销往 成都、重庆等遂宁周边地,旺季日销售量达15 吨,供不应求. 四川菌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卓正介绍说, 菌绿农业于

2014 年 落户遂宁, 目前是成渝地区最大的 海鲜菇生产基地. 张卓正老家在福建顺昌县, 从 事海鲜菇种植已有

10 余年, 具有丰 富的种植经验.当时, 成渝两地的 海鲜菇市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海 鲜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生产海鲜菇的门槛较高,不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只有工厂化生产才能盈利, 这是由海鲜菇的特 性决定的. 张卓正说, 海鲜菇每个 生长阶段需要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比如, 在菌包培养阶段, 需要

23 摄氏 度左右的温度, 出菇则只需要

14 摄 氏度, 自然形态下,短时间内的季节变化不够明显, 生长周期较长. 菌绿农业则完全根据海鲜菇在 自然形态下的生长需求, 通过技术的 手段, 为其提供相应的生长环境. 市场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物流成本低, 正是吸引四川菌绿农 业公司落户遂宁的原因.2016 年1月菌绿农业正式投产, 同年

6 月第 一批海鲜菇上市,因为品质高、新鲜度好, 所以广受消费者欢迎. 在短短2年时间,菌绿农业能够成为成渝地区海鲜菇的生产 巨头 ,与张卓正等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是分不开的. 克服困难提高产品质量 回忆

2014 年刚到遂宁创业时, 张卓正感慨良多. 创业有激情, 同时也要面临很多的实现问题. 张卓老家在福建顺昌, 是两个孩子的 父亲.那段时间, 两个孩子交替生 病,再加母亲的身体也不好,全靠妻子一个人照料,每次通完电话,张卓正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始到遂宁, 张卓正面临的第一 个难题就是语言沟通上的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