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9-07-04

3 【清】年羹尧: 《奏西海荡平善后事宜折》 ,雍正二年(1724) .收于张羽新: 《清朝治藏典章研究》 (上) .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3 再如,果亲王的西藏日记记述了他于雍正十二年(1734)送达赖喇嘛由康区的泰宁归藏时的 见闻,其中提及当地土著族群时,也以 番 作为与 华人 相对的族群称谓: 十二月十八日,……,山势略开,江岸有地,番人 .. 垒石为碉楼,相与聚居,即打箭 炉也.…… 十二月二十三日,……番民 .. 皆蓬首垢面,无复人形,除塘兵外,鲜有华人 .. .…… 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早晨见达赖喇吗,午至申接见大喇吗暨诸酋长土司番人 .. 等,皆赏以金帛,有差.

1 在任职地方的汉人官员的话语中, 番 同样是最常使用的族属称谓.例如,在道光二十二 年(1842) 由时任巴塘县知事的钱召棠编纂完成的地方志 《巴塘志略》 中, 称当地土著族群为 番民 、 番人 或 土人 、 土民 : 以上巴塘临卡石等处番民 .. 三千六百六十三户, 总共贡赋折征银三千四百四十五两七 钱四分.…… 番人 .. 崇信浮图,生有二子,必送一子为喇嘛. 番人 .. 最争意气,一有仇隙,累世莫解,一人有怨,举村相助. 土民 .. 蓄发,顶心编小辫.

2 在《巴塘志略》的最后,收录了作者所作的四十首《竹枝词》 ,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番汉居民 .... 数百家,何须晴雨课桑麻,繁霜不降无冰雹,鼓腹丰年吃糌粑.

3

2、蛮、夷 时至清末民初,随着中央政府日益将统一的行政体系向原来以羁縻原则统治的土司辖地推 进,在对康区土著居民的称谓中,带有文化等级意涵的 蛮 、 夷 的使用逐渐增加. 例如,在赵尔丰 改土归流 留下的大量奏牍文件中,对当地土著族群基本以 蛮人 来称 呼,此仅以《改土归流章程》中的部分规定为例: 巴、理两塘,正副土司业经正法,从此永远革除土司之职,改土归流,勿论汉人蛮 ... 人.,皆为大皇上百姓. 巴塘从此改设汉官,管辖地方汉蛮百姓 .... 及钱粮诉讼一切事件. 地方官衙门,设汉保证 ... 三名,蛮保正 ... 三名,所有汉民蛮民 .... 钱粮词讼等事,统归汉蛮 .. 保正 .. 合管.……惟此汉蛮 .. 语言不通,殊多窒碍,以后汉保正 ... 必能通蛮语 .. ,蛮保正 ... 必能通 汉语 .. ,方为合格. 蛮民 .. 向无姓氏,久后即不识为何人之孙,有负古人辨族之义.以后蛮民 .. 各家,宜各 自立姓,或按居住之地,或藉家长之名,皆取首一字为姓,以便世世遵守,庶后世有发 起为官与绅者,不至不能自详其世系也.

4 清王朝覆亡后的近二十年间,在地方上, 夷 成为对土著居民的官方称谓.在这一时期的 地方政府文件中,土著居民被称为 夷民 ,由他们呈递的文件被称为 夷禀 ,他们的风俗习惯 被称为 夷俗 ,地方习惯法被称为 夷律 . 例如,在1915 年道孚县知事吕国璋制定的关于民刑诉讼的十二条规则中,有如下内容: 凡汉夷民 ... 民事诉讼案件,缉勇执票传唤两造,先由原告给予传脚钱每名二百文,按 日推算. 凡夷民 .. 民事诉讼案件, 照汉民 .. 规定之数, 发给此项传脚, 但应归通事执票传唤.

1 【清】果亲王: 《果亲王西藏日记》 ,雍正十二年(1734) .收于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 《北京图书馆古籍 珍本丛刊》 ,第21 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2 【清】钱召棠: 《巴塘志略》 ,清道光二十二年.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编(中国民族史地资料丛刊之四) ,1978.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