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9-07-04

黄天华: 《民国西康格桑泽 仁事件研究》 ,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第36 卷,第5期,2009 年.

2 一种话语竞争过程的分析,本文试图探寻一条理解民国时代康区的政治与族群进程的线索.从这 个意义上讲,这正是杜赞奇所主张的 研究历史话语形成的具体过程 ,从而 在所摄取的话语 系统之外去发现历史性

1 .

一、 康 :从 地名 到 族名 在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的话语体系进入中国之前,无论是中央王朝还是地方政权, 无论是汉人士大夫还是边疆土著族群,都没有关于现代 民族 的明确概念,但他们依然在传统 的 华夷之辨 的意义上对族群之间的差异有所体认.在清代直至民初这段相当漫长的时期内, 在中央政府的概念里,作为名词的 康 ,或称 喀木 ,都是地域名称,大体上指代四川以西、 西藏以东的地区. 例如,在《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关于 喀木 (即 康 )的记载如下: (西藏)其地有四,曰卫 . ,曰藏 . ,其东境曰喀木 .. ,其西境曰阿里 .. .……喀木在卫东 南八百三十二里,近云南丽江府之北.东自鸦龙江西岸 ....... ,西至努卜公拉岭卫界 ,一千四 百里.……今以此江(指鸦龙江)为边界 ,江之东属四川打箭炉地,江之西为番地.

2 那么,在这段时期,生活在这片被称作 康 (或 喀木 )的地域上的土著族群在面对与自 己不同的其他族群时如何来称呼自己呢?中央政府和外来的地方官员又如何称呼当地的土著族 群呢?

(一)土著族群的 自称 与 他称 在使用藏语的地区,居住在 康 这个区域的人是 康巴 ,这个称谓既是他称,也是自称. 与之相对,居住在 卫 的是 卫巴 ,居住在 藏 的是 藏巴 .在藏语中,这样使用的 巴 大体就相当于汉语中的 人 的意思.而这些 康巴 卫巴 藏巴 ,以及其他一些较小支系 部落的其他 巴 ,又统称为 博巴 .这正是格桑泽仁的提案中将 藏族改称博族 的理由.在1936 年,红军长征经过康区时所协助建立的 中华苏维埃博巴自治政府 ,也是采取了将藏语称 谓直接音译的命名方式. 上述这种他称与自称只存在于藏语体系中,而在康区与中原地区之间,则使用另外一套称谓 体系.在清代的文献中,当提及康区的土著居民时,使用的称谓包括 番 、 西番 、 蛮 、 夷 、 土人 等,偶尔也有 羌 、 戎 的说法.其中 番 、 西番 、 羌 、 戎 在一定程度上具 有指代某一族群的 族称 的意涵,而 蛮 、 夷 或 土人 则通常是对 非汉 的土著族群 的一种统称.

1、番 在清代中央政府对康区土著族群的官方称呼中,最常使用的是 番 或 西番 ,这一称呼 带有明显的族属名称的含义.例如,雍正二年(1724 年) ,年羹尧在平复青海叛乱后的 奏西海 荡平善后事宜折 中称: 查古什罕之子孙占据西海,未及百年,而西番 .. 之在陕者,东北自甘、凉、庄浪,西 南至西宁、河州,以及四川之松潘、打箭炉、里塘、巴塘与云南之中甸等处,沿边数千 里,自古及今,皆为西番 .. 住牧.其中有黑番 .. 、有黄番 .. 、有生番 .. 、有熟番 .. ,种类虽殊,世 为土著,并无迁徙,原非西海蒙古所属,足为我藩篱.

3 1 杜赞奇: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王宪明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 【清】 《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二十四册,中华书局,1986.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