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2019-07-04

五、 有序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以行政办公、 商务 服务、 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 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通过市 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 带动中心城区包括学校、 医院 等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

充分发挥新两翼的疏解承接作用, 与河 北雄安新区错位发展, 推动中心城区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 业总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迁, 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

依托大运河文 化带等文化资源, 打造文化和旅游新窗口;

积极承接吸纳中心城区创 新资源, 并加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

提高城市副中心综合实 力, 使城市建设发展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六、 突出水城共融、 蓝绿交织、 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全面增加水 绿空间总量, 统筹考虑水资源、 水生态、 水安全、 水景观要求, 建立全流 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构建上蓄、 中疏、 下排的系列分洪体系, 保障 城市防洪防涝安全, 贯通滨水岸线, 促进水和城市和谐发展.做好留 白增绿这篇大文章, 建设大尺度生态绿化, 在城市副中心外围预留生 态绿带和生态廊道控制区, 健全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体系, 率先建设 好城市绿心, 实现森林入城,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便利的休闲游 憩绿色空间.深化 一河三城、 一道多点 整体保护格局, 构筑全面覆 盖、 亘古及今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营造传统 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环境, 建设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七、 建设未来没有 城市病 的城区.坚持公交优先、 绿色出行, 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 密路网的道路体系, 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 城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营造绿色交通环境.大力推动生态 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大气、 水和土壤污染防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 量.坚持节水优先,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国际一流的 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高标准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强化城市安 全风险管理, 建立城市智能运行模式和治理体系.推进教育、 文化、 体育、 医疗、 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建立 优质、 公平、 均衡的民生服务体系.健全多主体供给、 多渠道保障、 租 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实现住有所居, 强化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 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 生活需求, 提高本地就业率, 实现职住平衡发 展.推进老城区城市修补、 生态修复, 实现新老城区深度融合, 为老 城区复兴注入新活力.

八、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明确主副空间秩序, 形成长安街东延长 线规整有序、 端正大气的畿辅门户形象, 塑造京华风范、 运河风韵、 人 文风采、 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加强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精心打造好每一个街区、 每一栋建筑.追求建筑艺术, 体现中国风 格、 地域风貌, 加强主要功能区块、 主要景观、 主要建筑物的设计.注 重城市立体化设计, 加强建筑风貌、 建设强度、 建筑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