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9-07-03

②化学传递:突触传递过程需化学性递 质完成;

③时间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或神经效应器接头,一般最少需 0.5~1ms,比相同距 离的神经纤维传递所需时间长得多;

④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⑤在正常情况下, 一次神经冲动所引起的乙酰胆碱的释放量, 大约超过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需要量的 3~4 倍, 因此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通常是

1 对1的,即运动纤维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 能可靠地引起肌肉兴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这一点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明显不同.E 错,答案为 E. 12.【答案】E.解析: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Ca2+ 13.【答案】D.解析: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 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在血浆 蛋白中,清(白)蛋白分子量小,其分子数量远多于球蛋白,故血浆渗透压的 75%~85%来 源于清(白)蛋白.球蛋白由于分子量大,分子数量少,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小. 14.【答案】E.解析:红细胞的生成需要足够的蛋白质、铁、叶酸及维生素 B12.其中,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叶酸和维生素 Bl2 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 15.【答案】B.解析:促红细胞生成素(EP0)主要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细胞产生, 可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类似的:血小板生成素(TP0)主要由肝实质细胞产生. 16.【答案】C.解析:凝血因子Ⅰ、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 K 的参与,因此称为 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FⅧ不属于维生素 K 依赖性凝血因子. 17.【答案】A.解析:①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血管受损时,暴露出组织因子(即FⅢ) 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A). ②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 FⅫ结合到异物表面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C). 第Ⅹ因子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激活因子(如下图).凝血酶形成为凝血过程的 第二阶段. 血小板第

3 因子是血小板膜的磷脂成分之一, 是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因子. 18.【答案】A.解析:①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A).通常 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②凝集素是指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 体.凝集素为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19.【答案】A.解析:①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本质是抗原,血清中凝集素的本质是抗体. 根据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可发生红细胞凝集的原理,一个人的血液中,不可能在红细胞膜 上出现相应的凝集原,同时在血清中出现相应凝集素.若不区分 A

1、A2 亚型,则A型血 红细胞膜上含有 A 凝集原, 血清中含有抗 B 凝集素(A). ②B 型血的血清中存在抗 A 凝集素. AB 型血的血清中既不含抗 A 凝集素,也不含抗 B 凝集素.O 型血的血清中既含有抗 A 凝 集素,也含有抗 B 凝集素.A2B 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 A1 凝集素. 20.【答案】B.解析:①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试验,称为交 叉配血主侧;

再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红细胞血次侧. 凝集原的本质是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本质是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正常机供 血者体红细胞为了避免发生抗原-抗体凝集反应,不可能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同时存在.②已 知供血者为 A 血清型,若受血者为 AB 型,则将供血者红细胞(膜上含 A 凝集原)与受血 者的血清(无抗 A 和抗 B 凝集素)混合,主侧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