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2019-07-02

46 卷第

4 期为 温邪 ;

《重庆堂随笔》 温邪即热邪 ;

还有不少医 家则主张 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 ,说明三者性质 相类,只是程度的区别. (2) 热 又有病因、病机的不 同范畴. 前之所述,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热 之 热 ,显属病因范畴. 但病因作用于机体,一般当 时是无法预知和捉摸的,只有正气奋起御邪,邪正交 争,在临床表现出 热证 时,人们才推测出病因是 热邪 ,而机体则处于一种 热 的病理生理状态,故 同一个 热 字, 热邪 是病因, 热证 是临床表现, 化 热 是内在病机范畴. 中医认为外感病不仅 热 邪可以造成 热证 ,其余 五气皆能化火 . 在内伤疾 病中,情志过极, 气郁化火 ;

食积、虫积、痰湿、瘀血 等病理产物, 停滞郁结日久也可化火, 称 邪郁化 火 . 所谓 化火(热) ,显然是一种病理演变过程,而 火(热) 则是演变的结果,理应属于病机的范畴. 热 虽是一种病理概念,但它又是一种病理因素,又称 继发病因 ,在一定条件下又能作用于某些脏器, 导致新的病理变化,或形成新的病理产物,从而产生 继发病证,如 热能伤阴耗津 ,也能 炼液成痰 、 热 极生风 ……故病因与病机的范畴也不是一成不变 的. (3) 热 的病机关键是阳盛,《素问・ 阴阳应象大 论》所谓 阳盛则热 .

2 瘀热 的概念及成因 瘀热 理论是在分别认识 瘀 和 热 的基础 上逐步深化的,如《内经》即有 血气相溢,络有留 瘀 , 大热遍身……血而实者泻之 ,但这些记载还 只是类似 瘀热 的论述. 首先提出 瘀热 一词及其 证治的,当推张仲景,他在《伤寒论》128 条中说: 太 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 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 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 当汤主之. 是指外邪循经入里,深入下焦,瘀热相 搏,可致蓄血,血出则瘀热去,病情缓解;

同时也提 出了瘀热可以导致 发狂 的因果论述. 《伤寒论》还说: 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巢氏病 源・吐血候》则载有 热毒入深,结于五脏 ,内生瘀 积,故吐血 ,即瘀热可以导致出血. 至晋《小品方》 创芍药地黄汤,明确指出系 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 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 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 ,与唐・孙思 邈《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功效及其主治均 相同,嗣后被公认为是凉血散瘀的代表方. 朱丹溪 提出 血受湿热,久必凝浊 ,乃是湿热也可致瘀热 的观点,在病因方面还有明《瘟疫论》所说 邪热久 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败为紫血 ,清 《医林改错》 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 凝 ,都表明热毒与血搏结是形成 瘀热 的病理基 础.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 温热之邪,入血就 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即为瘀与热二者相互 作用提供了论据,又确立了凉血散瘀的主要治疗大 法. 以上可见历代医家对 瘀热 的病机、证治已有 相当认识. 但综观各家所论,多偏重于外感热邪致 病,而忽视内伤因素及其证治,当前对 瘀热 这一 病机名词,虽已有学者将其列为 瘀热相搏 证,但因 瘀热 所致病症多端,与高热、血证、斑疹、昏迷、 黄疸、症积、厥脱等悉皆有关,如仅以一证统之,难 免有外延过大、内涵不清之嫌. 对 瘀热 的概念,前人并未予严格界定,据现 代《简明中医词典》释义:一指郁积在内的热,二指 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的病理现象. 周仲瑛教授认 为,热郁在气分不在血分者,不应称 瘀 , 瘀热 应 指同时存在血瘀及血热的病机,两者共同参与疾病 的发展. 再者,瘀与热不仅同时存在,还须具备因果 关系方得称之 瘀热 . 如宿有胸痹心痛者,有瘀在 先,瘀在心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