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9-06-10
造林地选择土层较深厚、 石砾含量较少、 尽可能 有水源的地方或水热状况稍好的西坡、 西北坡和背风 面的地方.

整地在冬季或翌年雨季前完成, 穴状整 地, 规格为

70 cm @

70 cm @

50 cm, 穴土堆在穴的下 方, 便于雨季拦截雨水进入穴内, 改善造林穴水分状 况.造林密度为1 650株/ hm2 , 即株行距为

2 m @

3 m. 苗木选取 15~

20 cm 规格的营养袋装苗, 在雨季( 6~

7 月) 下透雨后造林.栽植时去掉营养袋, 定植苗略 高于地面, 余下土壤堆积在定植苗四周, 形成/ 墙壁0, 并用草覆盖, 减少水分蒸发.在有条件的地方施基 肥, 可以是磷肥或厩肥.在中厚层土砾含量少于 50% 的地方,

4 a 生平均树高5167 m, 胸径

512 cm.在 土层较厚、 石砾含量较少的立地

4 a 生林分平均树高

12 m, 胸径

10127 cm.在造林后 5~

6 a 可为农村提供 烧材、 农用材.

5 结语通过对引入的桉树种的栽培、 研究, 完成了四川 桉树不同栽培区的主要栽培种的选择研究. 四川桉树工业原料林发展的历史短、 经营水平 低.但近年在良种壮苗、 培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 研究, 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正在开展新品种 选择工作, 为桉树良种选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在经过 树种品种试验及区域性引种试验基础上, 凉山州大量 发展直干蓝桉, 现已总共有

213 万hm

2 , 巨桉在盆地 南部、 西部已有近

215 万hm2 .直干蓝桉和巨桉在四 川长势一般, 其中在凉山州, 直干蓝桉的培育目标主 要是荒山造林和油用林;

在盆地、 巨桉培育目标是纤 维用材.巨桉木材蓄积年平均生长量为

15 m

3 / hm

2 , 在立地条件较好、 经营水平高的巨桉林分, 年平均生 长量为

27 m3 / hm2[ 4] . 桉树在四川的发展正在经历由/ 四旁0向荒山和 宜林地( 迹地更新、 退耕还林地等) 工程造林转移, 培 育用途由/ 四旁0绿化、 自用材、 薪炭材向荒山绿化、 工 业用纤维材、 油料、 药用等转移.桉树在四川几大/ 生态0工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扮演了重要角色, 尤其是 在四川林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其经济效益、 生态效 益、 社会效益已广泛被人们接受. 参考文献 [ 1] 李晓清, 胡天宇.巨桉短期周期工业用材林培 育技术研究[ J] . 四川 林业科技,2002, 23( 2) :19~

24 [ 2] 胡天宇, 李晓 清. 巨 桉引 种栽培 及适 生区 域研 究[ J] . 四 川林 业科 技, 1999, 20( 4) : 8~

13 [ 3] 胡天宇, 李臣坤.巨 桉种源引 种选择研 究[ J] . 四川农 业大学 学报, 1999, 17( 1) : 44~

49 [ 4] 陈文友, 张习耕.巨桉与马尾松造林经济效益 分析[ J] . 四 川林业科 技, 2000, 21( 4) : 33~

35 ( 通讯地址: 610081, 成都市星辉西路

18 号) 板栗无害化病虫防治技术 吴志辉 ( 安徽省宁国市森防站) 摘要目前我国板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与无害化食品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 针对这种实际, 在 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板栗无害化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板栗;

无害化;

病虫害防治 板栗是我国的传统干果, 以其品质优良和较强的 抗病虫能力而盛誉于世.目前我国板栗病虫害防治 生产现状堪忧, 多数地区防治手段单一, 化学防治仍 为主要手段, 而氧化乐果、 克百威( 呋喃丹) 、 三氯杀螨 醇、 甲胺磷、 甲基对硫磷等剧毒、 高毒、 高残留或具有 三致毒性( 致癌、 致畸、 致突变) 等无公害产品严禁使 用的农药仍然在局部地区使用, 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 度污染, 部分栗林林分自控能力下降, 天敌数量锐减, 病虫发生猖獗, 果实品质下降.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后, 对于我国出口干果产品而言, 目前最大的潜在 障碍就是农残问题.推广板栗无害化病虫害防治技 术, 积极引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 实行综合防 治, 改进施药技术, 最大限度控制植物产品的农药残 留量污染, 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板栗产业化进程具有 重要意义.笔者根据板栗不同生长期病虫害发生特 点, 按照无害化果品病虫害防治要求, 提出相应对策, 以资借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