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2019-06-01

新型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团队成功 入选2015年度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 技创新团队;

今年以来, 10多家企 业纷至沓来, 洽谈科技开发等方面的 合作;

宿迁市苏州宿迁工业园不久前 与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无锡职 院党委书记朱爱胜认为: 企业主动 找上门来, 是因为学院的科技实力有 了明显增强. 近年来, 无锡职院加紧实施 人 才强校 战略,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 次人才、 选派优秀教师到欧美名企做 访问学者、 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科 技开发等多种措施, 有效 拉长 了 科研 短板 . 目前, 学院已有教授 近40人、 博士80多人, 成为科研中 坚力量. 无锡职院还投入巨资建成近5000平方米的 智能工厂 . 这个工 厂基于物联网技术, 拥有大量国内外 先进仪器设备, 实现了设计数字化、 装备智能化、 生产自动化、 管理网络 化、 商务电子化的有效融合, 为各学 科、 专业教师从事科研、 教学、 服务 提供优越的条件. 凭着这些集成优势, 无锡职院与 企业真诚合作、 协同创新. 仅去年以 来, 校企双方就合作完成全自动盘带 机的设计与研制、 电梯平衡补偿链快 速成型装备及升级研究、 南汽轴承座 模具开发与成型工艺研制等科技项目 100多项, 其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 光伏组件监测系统 不久前获得江苏 省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此外, 该校近几年还申获柴油机燃油系 统循环喷油量电控式测试装置及测试 办法、 用于大型台车式燃气焚烧炉的 温度调节装置等专利480多项, 并成 功转让30多项. 仅2014年以来, 该 校申获专利就达204项, 其中89项实 现授权. 无锡职院科技产业处处长崔平坦 言: 高职院校不是科研机构, 与企 业协同创新的目的在于促进产教深度 融合, 让教师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获取 新知识、 新技术反哺教学, 使人才培 养更契合企业转型发展需要. 双方各 尽所能、 互惠共赢, 既有利于科技成 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也有利于克服 校企合作'

剃头挑子一头热'

. 共担项目,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由无锡职院主持、 联合8所国家 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6家知名企业建 成的国家级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 库, 今年7月获中央财政专项奖励;

由无锡职院主持的国家级物联网应用 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联合 29家企事业单位、 16所高职院校, 正在建设用于物联网专业教学和企业 员工培训的13门课程、 8个资源子 库. 无锡职院机械技术学院院长、 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铮表 示: 校企共担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项目, 可以有效整合优质资源, 开发 形式多样的专业核心课程, 在教学课 堂与实训实习基地之间互动, 既突破 了课堂教学与实训现场、 企业现场脱 节的'

瓶颈'

, 又让更多学生或学员 能够共享方便直观的教育现代化成 果. 不仅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共担 项目, 而且在科技研发、 成果推广应 用上共担项目, 无锡职院与相关企业 合作的 江苏省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 开发中心 无锡市工业AGV技术 应用及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省 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业公共技术服 务平台 项目, 先后通过省、 市有关 部门验收或批准立项建设, 将为地方 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助推 中国制造2025 . 更为可喜的是, 该校与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 公司、 扬州锻压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联手承担制订的 锻压机械用组合式 气动干式摩擦离合制动器 机械压 力机用凸轮控制器 两项行业标准, 去年7月也由工信部发布. 此外, 无锡职院还和企业共同承 担工程项目, 仅控制技术学院近年来 就与江苏和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 作, 先后在天津、 丹东、 上海等地 10多家企业、 高校、 研究所完成设 备控制系统设计、 安装、 调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