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2019-01-04

9 月24 日,全国比赛开始.我们统一思想,迅速选题、入手. 血管的三维重建 ,问题很有特色, 我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因为尽管算法的精确解答十分重要,但是对算法的正确性加以数学证明也是很 有吸引力的. 深思熟虑之后, 我们决定要创新, 不因循守旧, 毅然投入了算法基础的证明. 感谢我的伙伴 和我自己,还有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一天半之后,一系列精美的证明完成了.我们奠定了算法的数学基 础.然后是编程实现,以及痛苦的调试.说它苦,是因为我们已经很累了.但是,一想到人们的期望,一 ?作者简介: 王瑛,SHUMO.COM 创始人之一,网站程序员,曾获

2001 年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现为国防科 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2 数模2004 年 想到付出的努力, 一想到机会的难得, 我们只有鼓足勇气、 坚持到底. 三天过去了, 很快. 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可是还有更精彩的生活. 我们拿了全国一等奖, 取得了参 加国际比赛的资格.为了军队的荣誉,我们继续向前.国际比赛的题目本身并不难,难在论文必须用英 文写.也正是因为这点,中国大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好成绩. (国防科大拿过特等奖)基于前人的经验,我 们积极准备英文写作,加强英文资料的检索.更重要的是,我们考虑到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 ,而中国 人的英语水平毕竟有限,所以图文并茂应该是最佳的信息表达方式.不巧的是,2002 年的国际数学建模 竞赛正好在春节期间进行. 过年也不能休息了, 但是我们心无挂碍, 一心取胜. 当时很投入, 我们一点也 不觉得苦, 只是赶火车回家的时候, 却都在公共汽车上睡着了. 累也累过, 苦也苦过, 国际比赛确实是我 们一生都珍贵的回忆. 第1卷第

1 期数模Vol.1,No.1

2004 年11 月Mathematical Modeling 2004.

11 数学建模竞赛后的思考―我也想说 徐子彬?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最近我看到网上不少同学在发数模比赛的牢骚,说评卷不公,诚信上把关不严,并举了一些靠老师 或论文获了奖的例子,大有不平之意,对比赛的挑战性和公正性产生怀疑.有人强烈反对指导老师的存 在;

有人觉得数模比赛的结果不能体现个人真实水平, 提出干脆取消得了. 另一方面, 一些自称获了奖的 同学在互相攀比, 沾沾自喜, 似乎觉得自己已经做了了不起的事情, 还想得到更广泛更高度的承认. 有人 嫌获奖的人数太多了, 害怕好容易获的奖变得不值钱了・还有人乐此不疲地讨论奖金, 保研等可能的 收获, 简直有些趾高气扬了起来. 我不觉得这些很过分,因为参加比赛本来就是为了赢,而结果带来的激动往往会抑制冷静的思考. 我也曾经这样过,但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能同意他们.很多人已经对这些人的观点做了回击,我也不想 在这里再展开了.在我看来,以上想法根本不值得讨论.过分在乎获奖与否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也偏 离了比赛原来的目的. CUMCM 的规模越来越大,当然有官方宣传的作用,但目的本来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在全国推广数 学的应用,使得各个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体验简单的科研活动.美赛是偏商业性的比赛,除了锻炼学生能 力,还有向社会征集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味道.没有人是真正为了颁奖或分个胜负去搞一个比赛.为了 获奖而动手脚不是比赛的耻辱, 而是这样做的人自己的耻辱. 但我要说的是, 上帝总是公平的: 不恰当地 得到了奖的同时,必然失去了比赛真正重要的奖励.指导老师干预的程度会显著地影响比赛的成绩.这 是无可争辩的. 但就学习的角度上, 老师的过多参与并不能给参赛者本身更多的收获, 相反, 只有那些坚 持用自己的思路和资料, 选择自己的角度切入问题的同学, 才会在过程和结果中得到更多享受. 但现实总是让人尴尬.在这个笃信结果更为重要的时代,人们往往只看奖,这就容易造成如前所述 的很多困惑.我也一直认为,全国一等奖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一来因为我看到很多同学本来数学 和编程的能力都不错,只是在捕捉问题和运用论文表达上缺乏经验才与数模奖失之交臂:他们的个人能 力未必亚于大奖获得者,合作也不是不默契.二来即使是在获奖的队伍,每个人所实际做到的贡献也可 能相差悬殊.一个成功的团队中的成员往往都被认为不可或缺,但获奖队并不都能达到这一标准.三来 由于比赛的时间很短,决定了所做的课题不可能是真正的科研问题,而只能算是某种缩影或预演―于是 在评奖时,论文的规范化和表达上更容易引起关注也不足为奇.然而,以此就划分出等级来评价整体的 优劣,似乎就不够公正了―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给予那些具有经验的人以绝对的优势,使得即使整个工 作并不出色,也能在这样的人物的带领下变得貌似出类拔萃.如果缺乏类似的经验,即使工作本身做得 更出色一些, 也往往会毫无结果. 今年我再次参加了比赛, 也拿到了一等. 但我承认其实这次主要是依靠经验而不是激情赢得了比赛. 我一直问自己, 如果比赛本身的挑战性在数模的本色上被削弱, 如果老师的加入 (或者经验丰富的队友) 的作用能够改变获奖结果,那么比赛本身又能带来多少荣誉呢?能够证明自己什么呢?我想这个问题其 实也是发牢骚的同学真正想问的问题. 我想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答案, 那就是: 只要不那么在乎结果, 以上问题就都不成其为问题! 事实上, 没有任何比赛的结果是完美的: 即使是 GRE 这样完全客观题的评分 (在流程上应该算是简 ?作者简介:徐子彬,曾获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