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2018-10-26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阴 援 中旬 (9)

2009 年1月1日收到

2008 年计提的利息, 并同时收 回本金

16 000 元, 会计分录同 (3) .

(10)

2009 年12 月31 日计提债券利息: 最后一年投资收 益的计算与往年不同, 一般通过倒轧的办法算出最后一年的摊 销数, 即3048.09 元[8 000原(110.4+822.48+1 566.03+2 453) ] . 由此再倒轧算出投资收益=4 000原3 048.09=951.91 (元) .其会 计分录为: 借: 应收利息

4 000 贷: 投资收益 951.91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 048.09 (11)

2010 年1月1日收到

2009 年计提的利息,并同时 收回本金

16 000 元: 借: 银行存款

2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 501.09 贷: 应收利息

4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16 000 投资收益―― ―债券投资收益

2 501.09

三、 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分期还本付息方式涉及本金的偿 还, 再加上投资的减值问题, 使得此方式下实际利率的计算、 利息调整表的编制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 在实际利率计算方法上.分期还本付息方式除考虑利 息的等额偿还外, 还应考虑本金的等额偿还. 采用插值法计算 实际利率时利用了年金现值系数. 2. 在利息调整表的编制上.摊余成本的计算需要考虑本 金偿还因素, 如碰到减值问题, 摊余成本公式可扩展为: 初始 确认金额原已偿还的本金原累计溢价摊销 (+累计折价摊销) 原 发生的减值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 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与会计 准则的规定是一致的. 此外, 溢 (折) 价经摊销完以后, 最后的 摊余成本并不是债券的面值.随着本金的逐年收回和溢价摊 销, 摊余成本逐年减少, 利用其计算的投资收益也是逐年减少 的, 溢价摊销正好相反, 投资收益逐年增加. 3. 在会计核算上.分期还本付息方式下取得债券投资时 的会计分录没有大的变动,但由于涉及本金的偿还和减值问 题, 使得此方式下摊余成本与投资收益的计算较为复杂.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援企业会计准则 2006援北京院经济科学出版社袁

2006 2. 财政部援企业会计准则要要 要应用指南 2006援北京院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袁2006 3.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援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2006援北京院 人民出版社袁2007 窑51 窑阴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后,使原有的固定资产涉 税会计核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而现有的会计教材 (包括注册 会计师考试教材) 没有作具体介绍,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会计 准则的指导下, 运用已掌握的会计理论知识, 组织涉税业务的 核算.本文就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涉税会计处理谈点个人 看法, 以供实务工作者参考.

一、 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 ―固定资产》 第八条规定, 购买 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 资性质的, 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 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 《企业会计 准则第

17 号―― ―借款费用》 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应当在信用 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可见, 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实际成 本应为购买价款的现值加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 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 装卸费、 安装费和专业 人员服务费等. 应支付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不计入其成本, 作 为价外税进行抵扣.而应支付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否进行 折现, 是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涉税会计处理的关键所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