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2018-08-04

二、 我在初访赤峰后所写的 赤峰篇 里把这 地区的民族问题联系上了农牧业的矛盾,因为 赤峰过去的一段历史使我看到这地区的民族 矛盾的根子是在农牧矛盾.而农牧矛盾的根子 是在争夺土地资源.当农业和牧业都处在初级 阶段时,两者要利用同一块土地时会发生相互 排斥的矛盾,不是你来我去,就是你去我来. 这个往复循环在这地区的历史上可能已发生 过多少次. 牧业的初级阶段是指逐水草而居的放牧 形式,就是牲畜依靠天然草地来饲育,牲畜自 己在天然草地上找它的饲料.一块草地上的草 吃完了就去另一块草地找草吃,就是所谓 逐 水草而居 . 牲畜跟饲料走动, 人跟牲畜转移, 形成了不能定居的流动放牧的生活. 农业的初级阶段就是粗放经营,放火烧 林,利用原有地力广种薄收.一块地的地力消 耗尽时,换一块地再重复这种方式,即一般所 谓刀耕火种.土地的肥力竭尽,地就抛荒,抛 荒的土地就是最易沙化的土地.所以凡是这粗 放耕植过的土地常留下一片沙化地,寸草不 生.原来长草可以放牧的草地就这样破坏了. 因之这种开荒的农业是破坏牧场的力量,所经 过的地带成了排除了牧业的荒沙.赤峰在民国 年代军阀混战中,成了生态的牺牲品.不少现 在还没有恢复的沙化地带就是这样造成的. 解放后,这种破坏行为是停止了,但有限 的并已在退化中的牧场,由于政策上鼓励增加 牲畜数量,很快出现超载的情况.超载就是一 块草场上的草不能负担过多牲畜的给养.超载 的结果是草场退化,牲畜死亡.这种情况发生 后,为了使草场能够有所恢复,只能设法限制 牲畜在退化了的草场上放牧.所以一般都采取 把部分草场围起来的办法,限制牲畜进入,就 是所谓 草库伦 .这是我在

11 年前看到的 普遍情形. 这种草库伦其实是一种不得已的消极措 施,等待草场自然恢复它的供草量,时间上是 漫长的,基本上靠天长草,草长大了再放牧. 并没有改变牲畜靠自然生长的草作为饲料来 养活的传统方式. 为什么人不种植饲料来喂育牲畜呢?这 是个根本的改革.我在

60 年前在英国学习时, 在他们的农村里看到用小块土地种植萝卜,划 地分界让所畜的羊在指定的范围里去啃食萝 卜.羊群,饲畜,所植萝卜,和土地都有一定 的比例, 预先做好计划. 按计划供应牲畜饲料, 牲畜也按计划育肥,一直到供应市场,屠宰后 供市民消费.我从这个例子里才明白牧业可以 从放牧发展为舍饲,从初级牧业向现代化牧场 发展. 在中国我还没有看到过上述英国的那种 企业化的牧场.但是在我的家乡,江苏太湖流 域,却通行在农民家里把羊关闭在羊圈里由各 家的孩子们去割草来喂育的方式,每家喂育的

5 羊不过二三头.但由于各家都养,牲畜的总数 也不少.这是一种我称之为围圈舍饲的方式. 比放牧的方式是提高了一步. 我在初访赤峰时, 还去参观过由联合国支 持的韩丁兴办的示范牧场.在这个示范牧场里 我看到有一大片种植玉米的土地.这片土地上 长的玉米就是用来喂牛的精饲料.这个示范牧 场为附近牧民所养的牲畜催肥.牧民在牧场上 草长得好的时候放牧,秋季之后草场的草不够 养活牲畜时,送到示范牧场里去催肥,就是用 玉米地里所长的精饲料喂育、催肥之后卖走. 我把这个事实上相当复杂的过程,浓缩作放牧 和舍饲接力的方式.这启发我想到农牧是可以 通过这个方式结合起来的. 后来我到甘肃临夏去访问, 看到在我们传 统的办法里也有这种接力方式,只是地域间的 接力.在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牲畜到秋季不断赶 到平原上来,在临夏一带的农村里,把牛卖给 农民,各家农民分别买几条牛在自己家里用玉 米秸杆喂育,到牲口催肥后,在年终宰了在市 上出卖. 这种放牧和舍饲的结合, 其实就是农牧结 合.符合于中国的传统,而且可以在草场日益 退化过程中,减少牲畜数量对草地的压力,即 减轻超载的负担,同时使牧区附近农民田上的 秸杆得到最好利用,增加农民的收入.这种接 力方式是值得推广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