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ingluoshutong 2018-05-31

扶贫 精准发力, 教育政策要更细化、 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 对幼婴、 儿童、 少年等不同 年龄段贫困人群的教育支持政策, 需适应人的发展规律, 突出阶段性重点, 在营养补充、 心 理干预、 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综合施策, 让 教育扶贫 贯穿教育全程.同时也要因 地制宜, 结合地方扶贫一揽子计划, 把教育扶贫手段和其他扶贫政策有机结合, 发挥更大 效用. 伴随脱贫攻坚的号角声, 很多地方在教育扶贫方面隽诵侣纷.今年两会前夕, 本 报记者深入其中一些地区进行了探访. ――编者走进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育贤村小学, 一 栋漂亮大气的三层教学楼映入记者眼帘, 操场 上是红白相间的标准塑胶跑道, 篮球场、 乒乓 球台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教学楼内教室、 阅 览室窗明几净, 设施完备. 育贤村原来有两个村小学, 在县里整合教 学资源时, 被改成教学点.办学年级不全, 学 生人数少, 校舍破旧不堪、 教学质量不高, 村民 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镇上乃至县城小学去 上学.一个小孩在镇上或县城读书, 房租费需 要近

5000 元, 算上大人陪读, 一年下来一个家 庭花费近

2 万元. 如果能就近入学,就能省下这笔开支.办好村小学也是一种扶贫.

2012 年走马上任的育贤村支书周顺根当时想,建一所新学校 迫在眉睫.村小2014 年动工开建,周顺根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向在外创业成功的人士争取捐款, 没花村民一 分钱. 新校建成后, 增加老师, 提高师资素质, 成 了急茬.周顺根多次前往县教体局, 请求增加 教师.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县教体局一次性 分配了

5 名年轻教师到育贤村小. 说起村小的变化, 校长欧阳斌止不住内心 的喜悦, 掰起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2014 年, 在育贤村老校区,

3 个年级,

3 名老师,

39 名学 生.到2017 年, 在校学生增加到

220 名.不仅 本村孩子纷纷返回村小, 周边村的孩子也慕名 而至.

73 岁的袁秋苟, 大孙子读六年级, 小孙子 读二年级.以前,大孙子每天到镇中心小学上学, 有10 公里路程, 冬季天寒地冻, 老人天 天揪着心.如今孩子回村读书,袁秋苟放心多了. 育贤小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老师教学水平,都不比城里的差.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们放心! 邻村村民郭燕平说.

2015 年建成投入使用一年内, 该校教学成 绩名列全镇前茅, 各年级统考科目多学科次获全 镇第一, 成为吉水县乡村教育的一个标杆.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老师宿舍有些紧张.该校计划投资

125 万元, 新建一栋综合楼, 其中基建计划

70 余万元, 绿化、 亮化、 美化, 加 上附属设施计划

50 余万元. 当记者到达育贤村小学, 期末考试结束后在 家休息的学生们闻讯而至.五年级孙悦同学闪 着明亮的眼睛说: 长大了, 我要赚好多钱, 把我 们家乡建设得更好! 办好教育, 也是扶贫. 周顺根说, 未来, 育贤小学还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 让教育扶 贫之路在乡村走得更远. 记者 记者感 感言 言 落 落在 在实处 实处 最可贵 最可贵 采访育贤村小, 孩子们乐观阳光的精神面 貌,深深感染了记者.在这偏远贫困的小山村, 孩子们心中的 小太阳 为啥这般光亮?我 认为, 能量 来自三方面: 首先, 育贤村小硬件设施完善, 无论是教 学楼,还是操场和文体设施、校园绿化都很好.环境整洁有序, 增益孩子身心. 其次, 这里有一批年轻、 敬业、 富有爱心且 教学水平比较高的老师,教育资源不弱于城市.学校还注重用红色文化和历史教育学生, 让他们心怀远大志向, 憧憬大山之外更宽广的 世界. 此外, 村小面貌焕然一新, 得益于村两委 班子的积极运筹――村小新校舍的建设用地 是原来两个临近村的争议用地, 村干部们千方 百计做通村民工作, 拿来办学.他们还如实向 上级部门反映困难, 争取资金和师资支持, 并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多措并举, 才绘就了 村小这道 最美的风景 .可见, 落实教育扶贫 政策, 关键在基层. 采访中,有一个细节令记者格外感动.最初,村小只建了一栋教学大楼,没有厨房和餐厅,师生生活有诸多不便.为此,广东客商袁满欢捐资10 万元,本村乡贤捐资3万元,本地村民也一只鸡公四两力,纷纷解囊,办起了食堂,还为老师宿舍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学校专门配备一辆小车,用于接送周末回家的老师.尊师重教的举措之周到,值得称赞.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办教育, 是最好的 扶贫. 江西省吉水县阜田镇育贤村支书周顺根―― 办好教育也是扶贫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