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8-02-09
好书推荐数学文化/第3卷第2期97 的个人博客.

自2005 年6月建立以来,这个博客始终 保持更新,如今已有了近千篇博文.在果壳科技的网站 里(这也是一个我喜欢看的网站) ,他的自我介绍也很 有意思 : 数学宅,能背到圆周率小数点后

50 位,会 证明圆周率是无理数,理解欧拉公式的意义,知道四 维立方体是由

8 个三维立方体组成的,能够把直线上 的点和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起来.认为生活中的数学 无处不在,无时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据说,顾森进入北大中文系纯属误打误撞.2006 年,还在念高二的他代表重庆八中参加了第

23 届中国 青少年信息学竞赛并拿到银牌,获得了保送北大的机 会.选专业时,招生老师傻了眼 : 他竟然是个文科生. 为了专业对口,顾森被送入了中文系,学习应用语言 学.虽然身在文科,他却始终明恋着数学.在他看来, 数学似乎无所不能.对于用数学来解释生活,他持有 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在他的博客上,油画、可乐 罐、选举制度、打出租车,甚至和女朋友在公园约会, 都能与数学建立起看似不可思议却又合情合理的联系. 这些题目,也在他这本新书里充分体现出来. 近代有很多数学普及家,他们不只对数学有着较 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数学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 挚爱.他们的努力搭起了数学圈外人和数学圈内事的 桥梁.这里最值得称颂的是马丁 ? 嘉德纳,他是公认的 趣味数学大师.他为《科学美国人》杂志写趣味数学专 栏, 一写就是二十多年, 同时还写了几十本这方面的书. 这些书和专栏影响了好几代人.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 的人(尤其是搞自然科学的) ,绝大多数都知道他的大 名.许多大数学家、科学家都说过他们是读着嘉德纳 的专栏走向自己现有专业的.他的许多书被译成各种 文字,影响力遍及全世界.有人甚至说他是上世纪后 半叶在全世界范围内数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对我们 这一代中国人来说, 他那本被译成《啊哈, 灵机一动!》 的书很有影响力,相信不少人都读过.让人吃惊的是, 在数学界如此有影响力的嘉德纳竟然不是数学家,他 甚至没有修过任何一门大学数学课.他只有本科学历, 欣闻《思考的乐趣: Matrix67 数学笔记》即将出版, 应作者北大中文系的数学侠客顾森的要求写个序.我非 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做这个命题作业.记得几个月前和人 民邮电出版社图灵新知丛书的编辑朋友们相聚北大资源 楼,并与顾森校友喝茶谈此书的出版,还谈到书名等细 节.没想到图灵的朋友出手如此之快,策划如此到位. 在此也表示敬意.我本人也是图灵丛书的粉丝,看过他 们好几本书, 比如《数学万花筒》 、 《数学那些事儿》 、 《历 史上最伟大的

10 个方程》等,都是很不错的书. 我和作者顾森同学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我好几 年前就知道并关注他的博客了.他的博客内容丰富、 有趣,有很多独到之处.诚如一篇关于他的报道所说, 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框里输入 matrix ,搜索提示栏 里排在第一位的并不是那部英文名为 Matrix 中文名 为《黑客帝国》的著名电影, 而是一个名为 Matrix67 《思考的乐趣:Matrix67 数学笔记》 cover 序一 思考的乐趣 : matrix67 数学笔记 好书推荐数学文化/第3卷第2期98 而且是哲学专业.他从小喜欢趣味数学,喜欢魔术.读 大学时本来是想到加州理工去学物理,但听说要先上 两年预科,于是决定先到芝加哥大学读两年再说.没 想到一去就迷上了哲学,一口气读了四年,拿了个哲 学学士.这段读书经历似乎和顾森有些相似之处. 当然,也有很多职业的数学家,他们在学术生涯 里也不断为数学的传播做出巨大努力.比如英国华威 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 的Ian Stewart,他是著名 数学教育家,一直致力于推动数学知识走通俗易懂的 道路.他编著的书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包括《上帝 掷骰子吗 ?》 、 《更平坦之地》 、 《给青年数学家的信》 、 《如 何切蛋糕》 、 《数学万花筒》等.由于在科学推广方面做 出了巨大贡献, 他2001 年被选为皇家学会院士(FRS)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