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7-09-06

父李图, 字少 伯, 嘉庆拔贡, 天资卓越, 读书一目十行, 工诗 古文词,时与柯培元、刘耀椿、李汀璋并称 山左四名家 , 官至博兴教谕、 直隶无极县 知县;

其兄李吉伦亦是当时有名的诗人. 小长 霞就生活在这样的书香氛围里,自幼受到良 好的文化熏陶, 且敏而好学, 酷爱诗词, 家中 的藏书使她如鱼得水, 终日手不释卷. 在父兄 的指点与教诲下,李长霞少女时代就显示出 令人瞩目的才华.

1843 年,李少伯应邀主讲济南泺源书 院, 携妻女同往.此时, 胶州秀才柯蘅恰好也 在该院就读, 李少伯爱其才学, 又得知他是柯 培元之子,惺惺相惜,便把爱女长霞许配给 他, 两年后, 两人喜结连理. 之后, 柯蘅虽未得 到功名, 但他长于经史之学, 尤以善诗闻名于 世.婚后二人志同道合, 夫唱妇随, 感情十分 融洽. 李长霞诗学 三唐 ( 初、 盛、 晚), 以追 忆往事见长, 个别篇章, 人称有杜甫的 《 三吏》、 《 三别》之风.可惜她早期的作品, 大部 毁于战火, 幸存者仅十之二三.

1861 年, 为避 战乱, 柯蘅举家西迁.在潍县, 夫妻俩与当地 郭绥之等人结成西园诗社, 终日切磋吟咏, 唱 和不辍. 别看李长霞已是四个孩子的妈妈了, 创作势头却令诗社的须眉自愧弗如,她的 《 斋诗集》就是在此时付梓的.除此, 北洋 政府总统徐世昌所编诗歌总集《 晚晴m ( yí )诗集》, 收录其晚年诗作七十三章. 李长霞向来重视家庭教育,即便是在从 胶州移居潍县的途中,仍督导子女温习经史 词章.后来, 她的两个儿子劭和劭, 双双 考中进士;

女儿劭慧和劭蕙, 也成为胶州有名 的才女.尤其是次子柯劭, 学识渊博, 是国 内少有的史学大家,清王朝覆灭后,

1914 年 他被聘为 《 清史稿》的总纂.应该说, 子女们 的成器, 亦深得力于母教耳! 李长霞工诗之外,还将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文总集―― ― 《 文选》予以校正、 注释.这项 工作工程浩繁, 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力, 而 且还要具备经、 史、 训诂、 音韵、 校勘等多方面 的知识.然而, 八卷本 《 文选详注》不久即面 世了,实践证明,李长霞不仅是著名的女诗 人, 而且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学者. 文溪 您请坐 周六清晨阴天,飘着绵绵 细雨.我打着伞赶到公交站点, 跳上了一辆

1 路车.车到一站, 上来一众乘客.走在最前面的 是一个

30 岁左右的女青年, 她 瞥见车中部有一个空座,就急 急走过去,却见座位上一摊水 渍,可能是前面的那位乘客起 身时,从手中的雨伞上滴落下 来的.女青年无法落座, 只好站 在一旁. 紧跟其后的, 是一个

40 岁 左右的男人,他刚想上前来坐 下,一见水渍,嘴里嘟噜着一 句,大约是嫌下车的乘客没素 质.他也站到一边去了. 第三位乘客是个老外, 一个20 多岁的白人男青年.他注 意到前两位乘客的举动,便从 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条雪白的 手帕,将座位上的水渍仔细地 擦拭一番, 然后, 又把沾了脏污 的手帕叠整齐, 放回口袋.我满 以为他落座了, 没想到, 他用手 碰了碰旁边的女青年,用生硬 的汉语说: 您请坐. 女青年显然很意外,红着 脸谢绝了.但那老外很执着, 一 再请她坐,并用一只手做出了 请的动作.女青年这才羞羞答 答地坐下了,坐在了那个被他 擦得干干净净的座位上. 看到这一幕,我久久不能 平静.在这位外国青年眼中, 与 人方便、女士优先是天经地义 的事情,在他完全是一种本能 的反应.面对老外这番自然而 然的举动, 身处 礼仪之邦 的 我们不能不感到汗颜. 隋志杰 喝打卤面啦 打卤面,烟台人再熟悉不 过, 卤汤出锅前, 用淀粉勾芡, 飞上蛋液, 浇在面条上就行了. 家家户户都这么吃,很平常. 而 喝打卤面啦? 作为一句俗 语, 在烟台东半县流传甚广.这 是个问句,见别人挨了长辈或 领导的教训,一副焉头耷拉脑 的神情, 便打趣这么一句, 有几 分戏谑和奚落的意思.我问过 一些老人,都说此话没有什么 考究,揣测可能与当地的饮食 习惯有关: 打卤面, 家家常喝, 拿来形容人常做错事,就和天 天喝打卤面一样,却总不长记 性, 脸皮也厚了, 无动于衷了. 在家时, 我就经常 喝打卤 面 .小时候很笨拙, 父亲教我 认字, 教了半天, 我却怎么也弄 不明白, 连个 大 字 都不会 写, 被父亲劈头盖脸训了一顿. 结果第二天,后背起了一片红 疙瘩, 连学校也没法去了.等到 我学认字的时候,有些字不认 得, 就端着书本去问父亲, 父亲 甩出一句: 问什么问!不会自 己去查字典! 挨了这顿呲, 一 辈子也想着.母亲见状打趣我 说: 喝打卤面啦? 下岗那年, 一次, 在商场看 上件风衣,就让离休的姥爷给 我买.那件风衣标价七百元, 一 向生活简朴的姥爷一点面子也 没给, 说: 自己挣钱自己去买, 我不能给你买! 姥姥回头对我 说: 喝打卤面了吧?过日子细 水长流, 那么贵的衣服, 你想想 你姥爷能给你买吗? 和姥爷坐在一起,他老人 家的教导就开始了: 衣服不管 时髦不时髦,要洗得干干净净 穿在身上.女孩子别丢三落四, 东西从哪儿拿还放哪儿.看看 你的屋子, 什么东西都随便放, 真是不利索…… 姥姥在一旁 笑着: 又喝打卤面了? 有时, 工作不顺心, 便和姥 姥聊一聊,八十岁的姥姥端出 的 打卤面 相对温和: 别这 山望着那山高,走到那山把腿 翘.我年轻时要有你这份工作, 可烧着高香了!我五十岁在花 圃干活,和年轻人一样整天背 花泥, 推小车.你姥爷是国家干 部, 我从来没对他说累.到月底 领五十元钱,能添补家用就很 知足了.我看你这份工作挺好, 就是你们领导不要我, 要不, 我 也去干! 姥姥的现身说法, 让 我不吱声了. 因为家里长辈多,少不了 经常 喝打卤面 .可这样的 打卤面 喝多了, 倒也明白了 不少事理, 喝着打卤面 , 人, 也就慢慢地长大了. 杨晓奕 存真 【 】 巷话 【 】 「 」 本次征文活动将持续到八月中旬但征文结集出版的截稿日期为六月底请您抓紧时间投稿投稿邮箱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