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7-09-04
王龙溪在阳明学中的定位问题 (武汉大学 国学院,湖北 武汉 )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

1 7 Z D A

0 1

3 [作者简介]陈晓杰 (()$(% ) , 男, 江苏常熟人, 武汉大学国学院讲师, 东亚文化交涉学博士, 主要从事宋明理学、 江户 思想史研究.

一、 引言 王龙溪 字汝中, 名畿) 是明代阳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后人提及阳明学时, 王龙溪也一 直是无法绕过的对象. 基于本文的立场是要重新探讨与检视龙溪在阳明学中的位置, 因而有必要简单回 顾先行的研究是如何把握龙溪与阳明学之间关系的, 这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 作为思想史研究的对象, 对龙溪本人思想的考察自然是重点所在. 龙溪通常被视为 良知现成 派 , 在后世则与王心斋 (世称 二王 ) 等被一并归入 激进派 或者 王学左派 . 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不再 满足于笼统地判别其流派或者路数, 而是深入到其文本内部进行挖掘, 出现了不少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 . 其次, 关于龙溪与佛道的关系问题. 先行研究大多认为, 龙溪积极地吸收佛教以及道教的思想, 其 三教观 也基本秉承王阳明的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 儒、 佛、 老、 庄皆吾之用 ,#- #!$) 的兼容并包之态度, 良知两字, 范围三教之宗 ,!- #&

* . 例如吴震在 《阳明后学研究》 中, 以 调息法 为切入点, 讨论了龙溪对于 道教养生之术的关心以及背后所涉及到的问题, . 虽然龙溪对佛道思想多有吸收, 但大多数学者并 不认为其由此就已经偏离了儒家之立场. 第三, 儒学本身不是为了思辨而思辨之纯粹学问, 即便明代心学长于理论, 儒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实 践与价值观也值得重视. 宋明儒学通常被概括为 内圣外王 , 并且 内圣 应当是与 外王 互为表里的. 从王阳明开始, 就高举 万物一体之仁 的自不容已精神, 很多阳明后学的士人不仅有制定乡约等移风易 俗的切实行动, 还试图干涉政治, 实现经世理想. 如果说目前学界在上述两个问题 (龙溪的思想史研究以 及其与佛道关系) 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分歧, 那对龙溪的实践立场以及判定, 则存在着一定分歧. 例如岛田 虔次在 《王龙溪先生谈话录以及解说》 中, 虚拟自己为龙溪身边之人, 并记录下龙溪之所言, 把龙溪描绘 为一个热情洋溢、 有 冲决网罗 之气概的阳明学传人,*- . 荒木见悟则在 《明代思想研究》 中指出, 龙溪在出 示同志的 《严约规》 中明令禁止议论朝政: 其官司得失、 他人是非, 一切不置诸口, 违者罚. ,&

- ( / 与王心 [摘要]王龙溪历来被认为是阳明后学 良知现成派 的代表人物, 但在他的著作中却有很多阳明后学 良 知修证派 的代表性论述, 如 凝 等. 对于王龙溪思想的研究, 就有必要跳出常规性的对比图式, 深入到其文本内 部. 在王龙溪思想中, 凝 主要属于工夫论范畴, 是以体悟本体为前提下所做的先天工夫, 与此同时, 他关于 凝 、 收摄 工夫论的表述也隐含了道教色彩. 在成圣的阶段论上, 王龙溪吸收了禅宗的顿悟渐修等理论思想, 而从有 关他对 外缘 以及 家事 的负面评价来看, 他在思想上则偏离了阳明学的万物一体精神. [关键词]王龙溪;

阳明学;

凝;

顿悟渐修 [中图分类号]0!*$1!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