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2016-07-07

曾参 〔子舆 ) , 司 马迁说曾参作《孝经》 , 《汉志》有《曾子 》 ;

必不 齐 (子贱 ) , 《汉志》有《必子》 ;

漆雕启 ( 子开 ) , 后 世有 漆雕 氏之儒 , 《汉志》有(漆雕子 》 . 另外 , 不 在这批弟子 当中,但活动 时 间相 近,还有孔 子 的后 代孔极 (子思),后世有 子思 之儒 , 司马 迁 说子 思作《中庸》 , 《汉志》有 (子思 子》.战国 晚期 的 儒家八派 , 就是从 七 十子 发展而 来: 子张之儒 、 子思之儒 , 无疑义. 孟氏之儒 是孟子 的学派 , 漆雕 氏之儒 是漆雕启的学派 , 孙氏之儒 是荀子 的学派 , 也不成问题 . 仲 良氏之儒 是 仲梁子 的学派 , 乐正氏之儒 是乐正 子 春的 学派 . 乐正 子 春是曾子 的学生 , 仲梁子 可 能也 是,他们都是传 曾子之学 , 这点也还算清楚 . 惟 颜氏 之儒 , 多以为是颜 回的 学派 , 则有疑 问.案孔 门弟 子以 颜 为氏 者有九 , 未必 即颜 回.又据上博楚 简,言游之 言 与颜 回之 颜 无别 , 它也 可能是言游的学派 . 我 们从古 书引用的情况看 , 战国中晚期 , 儒家的主 要 派别可 能是子张 、 曾子、子思 、 言游 、 漆雕启 , 以及孟子 、 荀子的学派 . 儒家八派 无子夏 , 是一大疑 问.研究 七 十子 , 过去可 以利用 的资源 , 除去 《论语 ) , 主要是汉人传 授的大小戴记 ( 即 (大戴礼 ) 和 《礼记 ) ) . 这批 记 的来源 是孔壁 《古文 记》 . 它们的 内容很不 一样 (刘向(别录》把《礼记》分成十类 ) , 其中有 不 少讲礼仪制度的篇章 (属刘向分类的 制度 、 明堂 阴阳记 、 世子法 、 子法 、 丧服 、 祭祀 、 吉礼 、 吉事 八类 ) , 所以曾被 当作解 释 礼经 (即《仪礼》) 的参 考资料 , 称为 礼记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在这两批 文 献中 , 还 有不 少 篇章是记孔子 之言 , 或孔子 与七 十子的问答 , 或七 十子 本身的著作 ( 主 要集中于 刘 向分类的 通论 、 乐记 两类,但其他几类 也有相关 内容 ) , 与《论语》相似而 篇幅较长 . 比 如曾子和 子思的作品 , 就 是赖此 以传 , 保存到现在 . 在前人的研究中 , 通过发掘 七 十子 , 重建所谓儒家 道统 , 最有 名是晚近 影响很大的宋 明理学 . 他们的 开掘 资源 主 要就是大小戴记 . 如宋杨简辑 《先圣大训 》 , 薛据辑 <

孔子集语》 , 汪悼辑 (曾子 》 、 《子 思子 》 (他们 的书都不 是严格意义 上 的辑本 , 而是一 种带有新编性质的 主题摘 录本 ) , 以 及朱熹 收入 ( 四书》的《大学》 、 《中庸》( 他认 为《大学》是曾子 的作品,《中庸》 是子思的作品 ) , 它们 的来源 主要就是这两本书 . 宋人认 为,孔子之学 的嫡传是颜 回、曾子 、 子思 、 孟子 ( 见朱熹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