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6-05-04

80 岁的黄明堂是嘉 义东石乡东石村人, 现任嘉义县黄姓宗亲会总干 事. 他告诉记者, 宗亲会设有子弟奖学金, 每年祭 祀大典颁发, 以嘉许后辈、 告慰祖先. 晋江东石木雕家郑银聘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 始承接台湾客户的订单, 如今在台湾

200 多座庙 宇里能见到他的作品. 近年来, 来大陆找郑银聘学 习的台湾工匠越来越多, 其中不乏年轻人. 对于 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我们有共同的责任. 他说. 我们这里和大陆老家一脉相承的不只是风 俗习惯, 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 周清水说. 回渡: 亲人不再离散更要携手追 逐梦想 早点让孩子回去认祖归宗, 他们熟了以后就 会自己过去. 这些年, 嘉义东石渔农蔡春福每 年都要回晋江东石, 不但带儿子回, 还邀请大陆 乡亲来嘉义看看. 他说, 两岸乡亲就是要多 来 来去去 .

2008 年, 黄永和与

20 多位泉州黄氏宗亲 终于有机会来到台湾, 一路从北到南, 受到岛内 乡亲热情款待. 他清楚地记得, 一位叫黄桃姝的 宗亲开车跟着他们的大巴, 沿途送上饮料、 水果 和各种小食, 让大家非常感动. 近年来, 两岸东石人你来我往, 越走越近, 亲上加亲. 台湾黄氏宗亲有重要活动, 黄永和都 尽量参与. 不管世事如何变化 , 你'

从哪来'

'

什 么姓氏'

, 都是无法改变的. 他说. 两年前, 蔡维藩带着几十位嘉义东石、 布袋 的青少年回到晋江故乡, 他的儿女也在其中. 我年少时懵懵懂懂, 长大了才知道自己的 故乡, 所以希望下一代早点回去, 知道祖先来自 哪里, 亲身感受乡亲之情. 蔡维藩希望唤醒更 多台湾年轻人的 乡愁基因 , 把对大陆故乡的 心灵感应 传递下去. 他的女儿蔡宇廷则说, 自己在祖先来的地 方真正触摸到父亲的心境, 原来故乡如此亲近, 心是连接在一起的. 同名村是同根村, 更是同心村. 如今两岸东 石人挥别亲人离散的历史悲情, 连结起共同的 根脉记忆, 更冀望携手开创未来. 嘉义东石年轻 一代, 已开始书写 回渡 海峡、 筑梦两岸的故事 新编. 蔡春福家每天有

2 万多斤鲜鱼发往全台各 地. 已接过父亲事业的小儿子说: 台湾市场小, 我想把鱼卖到大陆去, 让晋江东石老家人也能 吃到嘉义东石产的鱼. 蔡宇廷回福建时看到大陆的发展进步, 虽 还在念高二, 却已立下志愿: 要争取去厦门大学 念书, 将来留在大陆工作. 晋江东石港附近, 一处清代商行建筑群古 意盎然, 留下了闽台商贸密切往来的明证. 据了 解, 清代晋江东石蔡氏往台湾谋生者占族人半 数之多. 当年祖先为讨生活渡海赴台 , 而今后代子 孙回返大陆寻求发展. 周清水感慨道: 两岸本就 一家人, 我们的年轻人回去和故乡同龄人一起 打拼, 是多好的事啊, 有亲缘、 血缘、 地缘优势, 加上大陆对台政策支持, 前景无限宽广. 看到晚辈越来越多回故乡寻根、 交流、 发展, 蔡武璋深感欣慰. 他更期许台湾年轻一代深 刻认知到, 台湾的命运始终与大陆紧紧相连, 与 国家民族的兴衰休戚相关. 蔡维藩等嘉义东石人也要回去参加海峡论 坛的 十岁生日聚会 . 十年来, 海峡论坛为两岸 民众搭建起畅叙亲情、 增进了解、 共谋发展的大 舞台, 不断凝聚起包括同名村乡亲在内的广大 同胞. 透过这个两岸交流的 嘉年华 , 可以看见 两岸民间往来的生机活力.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 两岸一 家亲 理念产生强大感召力, 推动两岸民间互动 更密切、 更深入. 据统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