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6-05-01

487 家企业主体,其中考虑到主动转委托 所导致级别调整的驱动因素与因信用政策调整或非预见性的企业信用水平变化导致的级别调整存在实质差 异,因此本报告剔除了由于此类原因导致的等级变动样本,统计了剔除后的等级迁移矩阵.?

10 ? 公司收入确认会计政策为: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按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 合同或协议价款的金额确认收入:? (1)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2)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

?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6? ? 合计 合同金额 9800.00 万元 14367.03 万元 实际收入 8812.25 万元 16441.69 万元 考虑到公司评级业务特殊性,无法将业务收入按照债项 类型进行分类,因此统一归为 其他 .根据公司经审计的 财务报告,2014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 16441.69 万元,其中:主承销商的评级收入 8835.92 万元,信贷资产证券化项 目评级收入 2490.00 万元, 地方政府债评级收入 50.00 万元, 其他评级咨询及培训收入等 5065.77 万元.?

二、合规运行情况

(一)评级业务合规情况

1、制度机制建设及执行情况 公司从评级质量控制机制、评级利益冲突管理机制、评 级信息管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评级业务制 度体系,实现了评级业务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运 作,有效控制了评级业务风险,保障了评级业务开展的合规 性和评级质量. 公司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自律指引以及评级 业务发展的需要,制定了

20 多项评级业务制度,主要包括: 《中债资信信用评级程序指引》 、 《评级项目组工作规程》 、 《尽职调查工作规程》 、 《评级报告质量管理规范》 、 《信用评 级报告规范》 、 《信用评审委员管理办法》 、 《信用评审委员会 议事规程》 、 《信用评级复评工作规程》 、 《跟踪评级工作规程》 、 《主动评级业务规程》 、 《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评级业务规 范》 、 《评级结果检验工作指南》 、 《评级业务回避管理规定》 、 《评级业务防火墙实施规则》 、 《评级业务人员执业规范》 、 7? ? 《新业务评估管理办法》 、 《行业研究管理规范》等(制度建 设及执行情况具体详见附件 1) . 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保障了中债资信评级业务的正常开 展,实现了评级过程的独立、客观与公正,也保证了评级业 务开展的效率与质量.

2014 年公司根据前期业务实践经验, 进一步健全制度体 系,对10 多项评级业务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新增制定 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跟踪评级业务细则》 、 《评级分析师项目 轮换实施细则》 、 《评级人员离职追溯检查实施细则》等相关 管理制度,使制度能够适应业务发展与监管政策调整的要求, 进一步满足业务开展过程中对风险控制的需要.

2014 年度在公司开展的主体再评级业务中,共有

67 家 评级对象提出复评申请.评级项目组依据公司相关评级业务 制度、评级方法和评级技术体系分别对复评申请进行了审核, 其中接受复评申请的项目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