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2016-01-23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民事 诉讼案卷 .黄宗智对民事诉讼卷宗作为资料的学术意义曾做过很好的 阐述 ,他的相关经验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社会文化史取向的法律史 研究典范( 黄宗智,

1999 ,1998 ,2003) .他最近的文章更是强调在特定 的历史时段中理解中国法律实践, 特别是农民的道德话语在法律实践 中的意义( 黄宗智 ,2005a ,2005b) .赵旭东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 , 运用 民事诉讼案卷, 解释乡村纠纷的发生及解决机制( 赵旭东 ,2003) .梁治 平、 赵晓力以《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为基本资料, 研究了国家法和民间 法的关系( 梁治平 ,

1996 ;

赵晓力, 1999) ;

杨国桢 、马若孟( Ramon H . Myers) 以民间契约为基本资料 ,研究了土地交易秩序的种种问题( 杨国 桢,1988 ;

Myers ,1982 ;

Chen &

Myers ,1976) ;

张静先前的研究则以成文法 形态的村规民约为基本资料, 探讨村庄成员权的逻辑( 张静 ,1999) .但 上述研究并不能呈现农民作为民间法秩序活动主体的鲜活的话语和实

27 论文公产与私产之间 ① 郜县地处黄淮平原 , 位于鲁西南菏泽市的东南部 , 是典型的 农业县 . 本文 遵照社会 人类 学规范 , 对绝大部分地名和人名做了技术性处理 . 践,而民事诉讼卷宗则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包括当事人、证人 、法官、 庭外调查对象的表达 ,也隐含了复杂的法律乃至文化实践逻辑. 从法官的角度说 ,审判准则该是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 这里所说的法律当然是指国家法, 但在一项具体的诉讼中, 法官还不得 不面对民间习惯和当事人的表达, 他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搜集证据和适 用法律的问题, 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关系在审判实践中可能被化约 .而 法律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纠纷却是在地方社会文化场境中发生的 , 必 须放在地方性秩序场境中加以深度解读, 方能揭示其复杂的实践机制 和文化原理. 在乡村纠纷和诉讼机制中, 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 相互排斥或吸收的形式逻辑关系, 而是呈现了相当复杂的实践形态 . ① 例如 ,尽管《宪法》 、 《土地管理法》等国家法规定了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 性质 ,但在乡村有关房产交易中,房产交易价格实际上包含了宅基地的 土地使用权价格 ,甚至对于祖遗老宅基 ,农民会认为那是 自己的 , 所谓 集体所有权 反呈残缺状态. ② 刘世定关于农地调整的个案研究 , 就很好地揭示了 调地 过程中农民公平观念的运行逻辑( 刘世定 , 2003) .本文着重探讨的村队成员权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习俗或民间 法规则 ,也内在地蕴涵了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即使是国家法意义 上的集体产权, 其运作实践也离不开村队成员日常道德观的支撑 . 在乡村的田野调查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民们在议论 张家长 、李 家短 之类的生活 细事 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义愤和对于公平、正义的 当地想象 .而在纠纷 、 调解和诉讼的场合,这样的道德话语和想象会更 为突出 ,也更具实践意义 .解释乡村纠纷发生及其解决机制的实践逻 辑,决不能脱离对于农民日常生活的道德观和财产观的理解.对于山 东郜县地方社会的理解, 主要来自于我儿时的记忆和近年来的田野工 作,而当有了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史学术视野之后, 儿时的记忆便具有了 特定的地方感和历史感.从资料的意义上说, 不能离开对地方社会历 史感和地方感的理解而去孤立地解读民事诉讼卷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