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2015-12-25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能源需求、 消费与 GDP 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30 多年的历史, 这些研究更多地将重点 集中于探讨一个区域的能源消费与 GDP 之间的因果关系上, 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因果关系决定了一 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在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的过程中付出了经济发展成本, 这些成本是否影响了所在 区域的社会福利水平. 近年来, 国外学者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Kraft 等人的研究表明, 美国的 GNP 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3].Yu 和Jin 以五个国家为研究样本对 CNP 和能源消耗之 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后发现, 美国、 英国、 波兰等三个国家的 GNP 与能源消耗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 关系, 而韩国的 CNP 对能源消耗量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 菲律宾的能源消耗量对 GNP 存在着单向因 果关系[ 4].ChienChiang 和Chang 利用1971 年至2002 年的相关数据对16 个亚洲国家的能源消耗与 资本、 劳动投入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后发现, 尽管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 之间不构成短期因果关系, 但是在长期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这意味着在短期减少 能源消耗不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不利影响[ 5]. 国内学者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林伯强应用协整和误 差修正模型深入研究了中国能源需求的决定因素,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总消费、 GDP、 能源价格及 结构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6].刘星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对我国 GDP 与能源消耗之间 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发现, 经济增长能够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 即两者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

同时, 他对 GDP 与能源消耗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后发现, 我国 GDP 与能源消耗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而且从长期发展来看, 能源消耗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 瓶颈 [ 7].杨朝峰和陈伟 忠根据1952 年至2003 年我国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 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对能源消耗和 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 我国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 而且 这种关系是稳定的, 即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8].陈鹏从定量分析方面采用协整 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78 年至2004 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耗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 究后发现, 我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9].马远鑫采用1977 年至2006 年的相关数 据, 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 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发现, 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 且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短期 影响比长期影响大[ 10].国涓和项吉宁通过对辽宁省经济增长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模 ・

0 1 ・ 型, 以及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人口数之间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 辽宁省的 能源消耗量将随着 GDP 的增长与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提高[ 11].匡爱民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广西 省1978 年至2005 年的能源消耗总量与经平减指数计算后的真实 GDP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省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12].朱巧婉对浙江省的能源消耗与 经济增长之间的整体关系及区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浙江省的能源消耗促进了经济增 长[ 13].孔婷等人认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和手段, 能源消耗 过高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运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