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颜大大i2 2019-07-31
1 /

12 2018-2019 年度河西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 (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27 分) 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妖娆 . (ráo) 冠冕 . (miǎn) 飘逸 . (yì) 抽丝剥茧 . (jiǎn) B. 箴.言(zhēn) 摇曳 . (yè) 窗棂 . (lóng) 强聒 . 不舍(guō) C. 麾.下(huī) 恪.守(kè) 诓.骗(kuāng) 根深蒂 . 固(dì) D. 豢.养(huàn) 汲.取(jí) 压榨 . (zhà) 矫.揉造作(jiǎo) 答案 B 解析 B.窗棂 líng 2.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赵强看大家都选王源当班长,就见风使舵 .... ,很真诚地也投了赞成票. B.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不容质疑 .... ,也不会改变, C. 防碎屏技术,顾名思义 .... ,就是指 防止碎屏的技术 ,是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屏幕结构,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碎 屏几率 D. 精巧绝伦 .... 的微型山水盆景,在最微小的盆体内.雕琢着最精细的景观,用最真实的山石盆景,诉说着祖国最 壮美的河山. 答案 A 解析 A.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贬义词 B.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C.顾名思义:意指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意思是指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的名称就能想到它所包含的意义. D.精巧绝伦:精巧:精致巧妙;

绝伦:无与伦比.意思是精美巧妙到了极点. 3.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抬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 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歌曲. C.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答案 C 解析 A 项,成分残缺,主语缺失.应改为 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 或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人们 重拾汉字之美 .选项有语病. B 项,语序不当,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定语一般顺序为: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职称或数量的短语+

2 /

12 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 应改为 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歌曲 . 选项有语病. D 项,搭配不当, 加快 不能和 规模 搭配.应改为 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 .选项有语病. 4.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加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 ;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白纸,那么 ;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

如果说生命是一扇门,那么 . ①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 ②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③时间则是一把钥匙,开启者人生 ④时间则是一盒颜料,描绘着人生 A. ④①②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②④③① 答案 C 解析 对应原则, 书 对应 笔 书写 , 白纸 对应 颜料 描绘 , 长河 对应 波涛 推动 , 门 对应 钥匙 开启 . 下面对《水调歌头》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景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非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 B. 我欲 又恐 何似 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意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 实的逃避. C. 何事长向别时圆 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 《水调歌头》一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 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 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 乐观精神.词中词人用 我欲 又恐 何似 几个词语,写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 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 一种旷达的作风.而B项中的 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的说法是错误的.

3 /

12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6-8 题, 错爱子女意味着毁灭 ①年轻时读曾国藩家书,最不能理解的是他对后辈的态度.比如家教五个字:书蔬鱼猪竹.他特别反感孩子 们睡懒觉,要求赶紧起床读书、种菜、养鱼、喂猪、种竹子去.女孩子还要纺线做饭洗衣,家务事自己做.不但 如此,竟然写信通知他弟弟:我将来绝不给子女留钱,做官的人给子女留钱 可羞可恨 . ②此举容易让人理解为,做父母的不疼爱子女.然而,曾国藩的解释是:只有勤奋才能保持家人向上、家族 兴旺;

后代如果没出息,钱财就成了作恶工具,全家将跟着蒙羞.深细思之,才觉这样的对子女之爱, 道似无 情却有情 ,可谓爱到了点子上,亦可谓明智. 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的这首词读来总让人会心一笑, 因为他把天下父母的内心写得纤丝毕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亲情中,护雏舐犊乃人之常情,这是生物学规 律,人的一种本能.望子成龙则是其必然延伸和社会性升华,在重视家庭伦理的中国尤其如此.假如说有人竟亲 手把子女推进火坑,一步一步让他犯罪坐牢,为人父母者是否觉得匪夷所思无法想象? ④令人唏嘘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蠢事并不少见.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利令智昏,全家齐动员大搞 腐败,刘铁男、李达球、郭永祥、赵少麟无不如此.本来他们拥有世人少有的辉煌成功,最终却折了老子、赔上 儿子、殃及孙子,甚至为了减轻罪责互相诿罪,亲人成了仇敌,等待他们的只有黑洞般的痛苦寂寥,人生悲剧莫 过于此.发人深思的是,亲情竟何以至此?父母爱子女,何以沦为如此结局? ⑤古人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不能说刘铁男们的 爱子 不 计深远 .当初刘铁男让儿子在 关联单位拿干薪,一定不是为了积累犯罪证据,一定以为是讨了大便宜.然而,把不劳而获违法乱纪当作爱和智 慧,必然在损害人民利益的同时,亲手毁灭自家的幸福,可谓饮鸩止渴,愚不可及.刘铁男在法庭最后陈述中, 泣不成声地说他对不起儿子,一语戳中了这一类父亲难以启齿的痛处,正是 可羞可恨 ! ⑥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爱是无罪的,溺爱则是毒药;

有的事错了可以重来,错位的爱则意味着毁灭.有的 家庭因为这样的溺爱与错爱,让孩子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 不事稼穑 、好逸恶劳.有的父母为孩子走关系、 谋位子、贪财富,甚至不惜违纪违法,滑向犯罪的深渊.如此之爱,容易使孩子养成诸多不良品质,失去了独立 成长、发展的能力,看似为孩子 计深远 ,实则误其前程、断其生路. ⑦周恩来不让子侄透露亲属关系,杨善洲不给子女安排工作,多少老一辈革命家把一生积蓄全部交了党费、 不留给子女. 今天的领导干部如何爱子女, 他们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惟有树良好家风, 做到廉洁修身、 廉洁齐家, 才能真正许子女一个美好的未来. 6. 下面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2 分) A. 望子成龙是亲情社会性的升华. B. 父母何以将子女推向深渊? C. 爱是无罪的,溺爱则是毒药. D. 只有严格要求子女,才能给子女美好未来. 答案 D 解析 A 项是文中的论据之一;

一般情况下,疑问句、比喻句均不宜作论点,故排除 B、C 7. 第⑥⑦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2 分) A.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B.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C. 引用论证 道理论证 D. 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4 /

12 答案 A 解析 这两段主要通过举出 有的家庭 有的父母 的例子与举出的周恩来、杨善洲等例子作对比论证、举例 论证.注意看题干中的 主要 . 8.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曾国藩认为,不勤奋就不能保持家人向上、家族兴旺;

后代如果没出息,钱财就成了作恶工具,全家将跟着 蒙羞. B. 在重视家庭伦理的中国,父母将子女亲手推进火坑,让他们一步步犯罪坐牢,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C.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给子女留下巨额财产是不明智的行为,不如培养他们健康的价值观、财富观 和正直善良的品行,教会他们有担当. D. 有些事情错了可以重来,但错位的爱意味着毁灭,不可能重新开始. 答案 B 解析 B 项 父母将子女亲手推进火坑,让他们一步步犯罪坐牢,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太过绝对.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 9-11 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 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 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 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 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 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 下面句子中加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太守自谓 . 也 太守谓 . 谁B. 望之蔚然而深秀 . 者 佳木秀 . 而繁阴 C. 野芳发 . 而幽香 朝发 . 白帝,馨到江酸 D. 游人去 . 而禽鸟乐也 太丘舍去 . 答案 .. D . 解析 .. A. . . 称作 .. 是.B. . . 秀丽 .. 茂盛 .. C. . . 散发 .. 出发 .. D .离开 .. 10.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5 /

12 A. 杂然/而前陈者. B. 负者/歌于途. 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答案 C 解析 C(正确的断句应为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11. 下面对《醉翁亭记》一文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第①段介绍醉翁亭所在位置,由面到点,先 环滁 ,再 西南 ,望 琅琊 ,闻 水声 ,用听觉置换视觉, 一 回 一 转 ,方见亭子. B. 第③段太守 颓然 与众宾 喧哗 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 饮少辙醉 ,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忧乐之意, 凸显了作着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 本文语言精美,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

而 和 也 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 开,让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他 是点睛之笔, 醉翁 之 醉 ,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 滁人和、史政清等多重含义. 答案 B 解析 B 项表述太守饮少辄醉是正确的,但是说表现作者被贬后的愤懑和愁苦则与文章主旨不相符合,本文的中 心在于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趣,所以 B 项表述有误.

二、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8分) 12. 在下面横线上,用课文原句填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