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4-06-17

3 预防措施 由以上可见, 我县

10 年间因产后出血死亡者 占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 43. 6% ) , 经济困难、 文化 程度低、 生育年龄偏大或偏小、 经产妇、 未按期进行 产检、 非正规人员接产、 诊治及转诊延误是产后出 血的相关因素.无产前检查、 不能筛查出有产后出 血高危因素的产妇, 不能及时终止不宜妊娠者的妊 娠, 产程延长也是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如何能把死 亡率降到最低, 笔者认为, 还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方面, 医疗机构确保提供技术过硬的服务, 各级 产科医务人员应加强理论学习, 严格三级考核, 提 高产科质量;

第二, 应完善产后出血急救绿色通道, 使病人转送迅速便捷;

第三, 应向全社会宣传母婴 保健法, 使孕妇及家庭认识到产后出血的危险性并 自愿住院分娩, 提倡适龄妊娠分娩, 减少计划外怀 孕, 加强围产期保健, 使孕妇主动进行产前检查, 并 坚决杜绝家庭分娩. 总之, 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是一项系统 工程, 只要措施与责任到位, 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 亡率一定会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 1] 杨钢, 熊庆.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的循证评价[ J] . 实用 妇产科杂志, 2004, 20( 4) : 207. [ 2] 王临虹, 方利文. 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及其影 响因素[ J]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4, 20( 4) : 193. [ 3] 梁娟, 李维敏, 王艳萍, 等.

1996 ~

2000 年全国孕产妇 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J] .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 5) :

257 - 260. [ 4] 王临虹, 王爱玲. 农村和基层医院预防和处理产后出 血的有关问题[J]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 ( 5) : 268. [ 5] 戴钟英.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 . 实用 妇产科杂志, 2003, 19( 5) : 258. [ 6] 庄依亮. 现代产科学[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479 - 480. ( 责任编辑: 路锦绣) ・

1 9

7 ・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