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racecats 2014-06-12

1990 年,从沈阳音乐学院古琴制作专业 毕业的王鹏,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窘境. 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古琴的市场,甚至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古琴. 王鹏说, 那 个时候的古琴,如果你用'

保护动物'

来做 比喻的话,属于濒危的品种.全国弹琴的人 也就不过

180 多个,做琴的人就那么几个. 所以想用古琴来维持生活很难,想用古琴来 弘扬传统文化更难.你想去轰轰烈烈地制作 古琴、传承古琴,根本是不现实的. 迫于生计,王鹏改行做起了木雕,一做 就是10年. 我是很投入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 情,我一定会把它做得津津有味. 王鹏说, 但是有的时候也可能忘记方向. 王鹏是一个专注的人,痴迷自己手中的 艺术,在做木雕的时候也是 神魂颠倒 ,与 朋友的交谈、观摩,甚至做梦都会影响到木 雕的创作.在他的痴迷执着中,木雕生意做 得风生水起. 我觉得挺美的,觉得以后生活有可能就 是这个样子了. 王鹏说, 直到有一天,我 的老师赵广运先生找上了我.

2000 年,乐器制作大师赵广运到王鹏家 拜访,并送了他一件新发明的古琴制作工 具.临走时,赵广运对王鹏说: 不管世界如 何变化,还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主业.回到自 己专业吧,你是为做琴而来的. 赵老师的当头棒喝让王鹏猛然惊醒.做 古琴吧,王鹏对自己说.于是,在10 年之 后,王鹏再次拿起了做琴的铲子. 楼下的车库便是他的第一个古琴工作 室.隔壁锅炉房的烧炉工人是他的第一批徒 弟和员工. 重新做琴的时候,其实我也特别狂妄. 王鹏笑着说, 做了那么多复杂的木雕 工艺,我觉得做古琴也没什么难的. 王鹏开 玩笑说,自己一上手就做了一张非常有 创意 的琴.什么创意呢?传统古琴讲究对称 美.但是王鹏反其道而行之,造了一张不对 称的琴. 歪的琴, 王鹏说, 因为我喜欢木雕雕 饰,我还把琴做成一种浮雕的感觉,看着就 像米罗的抽象画. 琴做好后,王鹏兴高采烈地去找古琴演 奏大师看. 大师一看就问: 你这是什么东西?这不 是古琴啊. 王鹏不服气: 这就是古琴,这是最好的 古琴. 结果一弹, 声音不怎么样, 造型又很奇特. 后来才听大师给我讲,说古琴应该是什 么样的. 大师给王鹏展示了一张古琴――仲尼 式.相传这是孔子创造的式样,造型均匀对 称,线条古朴圆润,外观朴实素雅.回去以 后,王鹏用了半年时间仿照这个式样做了一 张新琴.做好之后,他又去找这位大师. 他说现在这个琴,工艺、声音天下第 一. 王鹏说, 我就很奇怪,做古琴难道就 这么简单?做了半年就可以天下第一了?我 有点怀疑. 心里没底的王鹏拿着这张琴,去找另一 位古琴演奏大师. 大师一看就说,你这不是古琴. 王鹏 说, 大师说,工艺不错,但是声音不行,声 音像古筝.后来告诉我一句话――'

弹琴不 清不如弹筝'

. 来自不同演奏家的不同评价,让王鹏心 里非常迷茫.一个问题在他的脑海中萦绕: 即便艺术是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的,但古 琴是否有一种统一的标准,可以符合各方的 审美呢? 为了寻找答案,王鹏放下了手头所有的 事情,开始研究传统文化. 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其实有统一的 审美. 王鹏说, 概括来讲,古琴有'

九德'

,声音上―― 奇、古、润、透、圆、净、芳、清、匀.古琴的工艺造型不应该是 夸张的,而应该是内敛的,并且以对称型为 绝对的一种可能性.从外表到声音,端庄素 雅的美感是公认的.好的琴,声音不大不 小,韵味绵长,能够引发你的思考并成为承载起音 乐和哲学的一个器. 在练习古法斫琴技艺的同时,王鹏还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儒、释、 道的精神融汇其中,终得大成.此后王鹏所 造之琴,声音的差别只因材质的差别而有 别,技法则已炉火纯青. 百琴百式 百琴百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