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2014-05-19

5 人;

有计划地整本推进阅读的, 更是 少之又少. 即便是读过几本经典, 关注的 也基本都是故事好不好看 , 在蒋雁 鸣的观察中, 高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呈 现 盲目化 单一化 零散化 特点.不知道选什么书读, 只读某一类 书, 东读两篇、 西看三章等现象比较 普遍, 更有甚者, 相当一部分高中生 将阅读整本书视作一件 大难事 , 他 们宁愿去刷题、 做教辅, 也不愿去读 大部头 的经典著作.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可以 将整本书阅读做得非常好. 凭着在 芷江师范任教时积累的经验, 蒋雁鸣 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在取得学校同 意后, 她开始在自己班上推行 整本 书阅读 实践.蒋雁鸣选中的书目是 《红楼梦》 , 原因在于这部书 我很喜 欢, 读了20多遍, 实践起来更得心应 手 . 高中一册语文教材有

12 篇课 文, 课时量是每周

6 节, 除去两节写 作课不算, 平均分配, 一篇课文一般 可花费一周半、 大约6节课完成. 我 将这种常规完全打破 , 蒋雁鸣说, 自 己会用3周来完成高一课文 《林黛玉 进贾府》 教学, 写作课也算进去, 总共18个课时.

18 个课时包含三部分: 整本书 阅读方法指导课、 赏析课和读书活动 课.其中, 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课课 时分配最少, 但最重要也最需补 足 .在4个左右的课时中, 蒋雁鸣 会教给学生诸如批注式、 对比式、 跨 界式、 借助评点助读式等阅读方法. 随后的阅读实践阶段, 她会要求 学生遵循 初读感悟―精读赏析―深 读研究―广读提升 的 四读连通 步骤, 在课余开展 《红楼梦》 整本书的阅 读. 这些阅读将贯穿整个高中

3 年 ,

20 年的实践告诉蒋雁鸣, 绝大 多数孩子是热爱阅读的, 在系统的阅 读方法指导下, 他们很快便能越过 娱乐消遣、 获取资讯 等浅层次阅读 目标, 进入 增进理解力 目标层级, 所读的, 也不再仅仅是一本书. 蒋雁鸣记得, 有一届学生在完成 《红楼梦》 阅读后, 自发地做了一个 传统文化中 '

情'

之线索 的研究. 从 《诗经》 的 《氓》 到 《孔雀东南飞》 , 再到《西厢记》 《桃花扇》 , 最后回到 《红 楼梦》 , 按年代追溯, 最终得出结论: 对纯真爱情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追 求. 这种价值观的升华, 是学生通 过对比式阅读、 再加入自我深度思考 后得到的. 蒋雁鸣说,

3 年读一本 书, 仅从量上看少得可怜, 但要真的 读通读懂像 《红楼梦》 这样的著作, 实 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思维的发展与 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直至文化传 承与理解、 价值观培养, 又怎么可能 是读一本原著就能做到的? 近些年来, 教育行政部门、 社会 大众、 学校、 教师, 都对 整本书阅读 愈加推崇.《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 指出: 提倡少做题, 多读 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最新 颁布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 中, 则将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列入18 个学习任务群, 且位列首位. 诸 如此类, 恰恰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它在 阅读中的中心地位, 以及在中学语文教 改中的关键作用 , 已经实践20年的蒋 雁鸣既欣喜也忧心. 虽得各方重视, 但高中阶段的 整 本书阅读 推进难度依然很大.仅以语 文课时安排来说, 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没 有为 整本书阅读 设置相应课时.如 果从原有的每学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