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4-04-17

1970 年出版 《戊戌变法史研究》 ,其中 《论今传康戊戌以前各次上书是否 与当时递呈原件内容相合》 一文 ,以相当大的篇幅论及此事.他运 用 《公车上书记》 、 《四上书记》 ,认为康有为原定是四月初七日至初 九日 大集 ,四月初十日至都察院上书 ,由于条约已于初八日被批 准 ,所以上书一事 议竟中寝 ;

他引用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 《闻尘偶记》 ,认定当时并无阻挠上书的行动 ;

他还提出了两点质 疑 :其

一、 公车上书 的内容 ,签名者是否都看过 ,有无假借他人名 义的情事 ? 其

二、 松筠庵的谏草堂能否容下一千二百人 ?① 孔祥吉先生于

1988 年发表 《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 ,与黄彰健 的结论大体一致.该书

第二章

第二节专论 公车上书 .他引用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 ,证明了当时并无阻碍上书的政治 背景 ,官员举子上书的途径十分通畅.他还认定康有为所称的 闽 人编修黄 曾 即是翰林院编修黄曾源. ② 汪叔子、 王凡两先生于

1987 年、

1990 年发表 《康有为领导 公 车上书 说辨伪》 、 《 〈公车上书记〉 刊销真相》 两文 ,辩驳更为深 入. ③ 他们提出了康氏上书的人数是不确切的 ,康有为及其党人 前后有着不同的说法 ,渐次增加.康有为及其党人对上书过程的 ・

3 ・ 公车上书 考证补

(一) ① ② ③ 两文作为 戊戌变法史考论之

一、 二 分别刊行于 《安徽史学》

1987 年第

3 期、 《江西 社会科学》

1990 第4期. 《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75 ―

88 页. 《戊戌变法史研究》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四) ,台北 ,1970 年 ,第

587 ―

592 页. 许多细节进行了修改 ,如集会的时间 ,改 知单 为签名 ,改 拒递 为 拒收 .他们还指出 , 《公车上书记》 是康党为了自我宣传而刊 行的印本 ,其销售数量 数万部 ,是一个不可靠的数字. 从考证的意义上来评判 ,黄、 孔、 汪、 王诸先生的论著 ,材料完 备 ,已是基本驳回了康有为的说法.但是 ,他们的研究并未得到学 术界的广泛采用. ① 此期出版的相关论著 ,大多继续沿用前引康 有为的说法 ,并在某些方面更加放大了 公车上书 的意义. 如果说 ,黄、 孔、 汪、 王诸先生的论著 ,有着印量、 图书馆收藏等 问题 ,学人们多有不便而未细查的话 ,那么 ,姜鸣先生

1996 年发表 的 《被调整的目光》 ,是一部甚有影响的历史散文集.其中的一篇 为 《莫谈时事论英雄 :康有为 公车上书 的真相》 ,指出当时反对和 约的 ,主要是官员 ,而举人们的上书也未受到阻碍 ;

而康有为写此 上书的目的 ,很可能一开始就准备在上海发表 ,由此而制造一个大 骗局.姜鸣先生的看法被许多普通人接受 ,然其历史散文的写法 却不为历史学界所采信.

1999 年7月,《光明日报・ 读书周刊》 根据姜鸣的文章 ,发表 《真有一次 公车上书 吗》 ,引起了众多议论.汤志均先生应该刊 的邀请 ,专门写了反驳文章 《公车上书答客问》 .他引用了 《汪康年 师友书札》 、 天津 《直报》 等材料 ,认为当时确有 公车上书 之事.

1999 年姜、 汤两先生的交锋 ,应当说引起了很多的关注 ,然双 方都没有展开进一步的研究.2001 年 ,汤先生决定出版 《戊戌变 法史》 (修订本) ,其在 增订题记 中称言 : 更有人说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