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4-01-12

1951 年入路, 是当时技术顶好的大.那时 候, 马莱

4 型蒸汽机车, 是中国功率最大的蒸汽火车, 从美 国进口的, 60年代就淘汰了, 都在南口. 开马莱4最辛苦, 它锅炉最粗, 烟筒顶端距离居庸关隧 道顶端的距离为一拳左右, 隧道内的空间非常小, 煤烟和废 汽都会灌进司机室.所以在过隧道时, 马莱4的司机、 副司 机及两位司炉无论冬夏都得用棉大衣把身体、 脑袋捂上, 以 免被烫伤.但最没辙的就是司机了, 过山洞时, 副司机及两 位司炉可以趴在地上或躲进工具箱, 而司机必须得操纵机 车并t望前方.司机一手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一手必须 得攥着汽门, 所以特别烫手. 徐师傅回忆, 一次, 有一个一米八五的大个子搭乘马莱 4, 他的裤子上有个窟窿眼, 结果过完居庸关隧道后, 有窟窿 的地方被烫了个大泡.每次过居庸关, 徐师傅说就和过了 次鬼门关一样. 火车师傅们待遇极好的时候, 是上世纪40年代.下了 班洗完澡, 大济谴┥纤趴勰刈哟箅┖惋恋钠ば, 拄着 文明棍儿逛街.挣的是普通工作的四五倍工资, 人称 离地 三尺活神仙 . 李司法是徐景春的大徒弟, 他曾在居庸关站下行进站 的62km+100m 处捡了个孩子.那是

1982 年11 月, 他当时 是队长, 添乘解放型

1882 号单机上山, 那班的司机、 副司 机、 司炉、 学员加上他, 一共五个人.当发现铁道上有个婴 儿时, 他们赶紧停车, 把孩子抱了上来.孩子戴个瓜皮帽 子, 也不哭, 是个男孩.几个人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 得救 .回到南口之后, 孩子被那班司机的内弟领养了, 现在 这婴儿已经30多岁, 在北京城里生活. 回想起来, 这些火车大济, 一到回忆的时候, 都非常认 真, 他们就是热爱这份工作, 对跑了一辈子的铁路有感情. 沧海桑田, 那些老地方老物件, 见证了几代人一百年的生 活.人们生在那里, 活在那里, 直到自己生命结束, 代代更迭. 文物都拆了, 说什么文化都是空谈口号 其实, 能记录下这些口述史和田野考 察, 得感谢 京张铁路 , 它让我突破了自己 的瓶颈, 找到一条更纵深的路.

2012 年, 我在事业上没进展看不到未 来, 我就晚上去西直门西一站台溜达.夜晚 的西直门西一站台, 在喧闹的城市里显得特 别幽静.站那儿想啊, 想自己幼时最真的愿 望, 该不该坚持.之前都是拍摄 铁路风景 比较多, 也是从那时候起, 我受到一些老师的 启发, 开始关注和铁路有关的人文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 我出过关于京张铁路的 书, 我还想着搞影展能被更多人看到.策展 时, 我分了空间、 时间、 功能三条线, 通过新老 照片对比古今铁路沿线的变化, 有视觉冲击 感.我从小学过美术, 就用手绘的方式, 把一 些口述中得到的信息, 比如出轨事件、 史料、 已经消亡物件的位置关系等等画出来.展览 中, 还有一部分很重要, 就是文保现状. 在京张铁路上, 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 的文物.它们有些被列为文保单位, 有些 连文物身份都没有. 西直门铁路折返段有个水塔, 给早年 的蒸汽机车上水, 水塔上嵌刻着印有中华 民国7年7月建的拱形石头, 代表这是1918 年的老物.我从小在水塔边玩着长大, 它 墙体斑驳, 有种历经岁月的沧桑感.2006 年, 这水塔无缘无 故就被拆了, 我当 时觉得特可惜, 那 会儿我

15 岁, 自 己给媒体打电话联系报道, 后来好歹把水 塔门上的字儿保存到铁道博物馆了.那块 石头, 是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 挺精美的. 从那时候开始, 我就有对这些文物的珍 视感.有人质疑过我 这是你该干的事儿 吗?你搞铁路文化, 这些东西拆不拆, 又不是 你家东西. 可文物是文化的载体, 文物都拆 了, 说什么文化都是空谈口号.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