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3-09-16

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 亡的,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回应 客服人员称 能否退还费用不一定 昨日, 记者先以消费者的身份 拨打了 OPPO 手机的客服电话, 客 服人员告诉记者, 贾女士的这种情 况需要按照规定提供足够的相关材 料, 然后由相关部门的人员跟进处 理.至于能不能被认定, 并做退费 处理, 这个无法保证, 只能等最后相 关人员的答复. 记者表明身份后, 客服人员进 行了登记, 并表示会将情况反馈给 公司的媒体公关部, 会有专门的人 员联系记者. 关于孩子玩手机游戏盲目充值 的事件, 本报也曾多次进行过报 道.河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 事务部副主任廉q表示, 不满16周 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 而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 智力等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进行如 此大额度的充值显然与一个

10 岁 孩子的年龄、 智力等不相适应, 而且 也不是孩子的生活必需行为, 这样 形成的买卖合同应该属于无效.不过, 如何举证是孩子行为而非是成 年人的行为, 这是一个难点, 也是手 游充值消费纠纷的常见问题. 廉q认为, 游戏运营方面的公 司应该加大管控力度, 设置相关实 名制度等障碍, 谨防未成年人进行 消费.另外, 家长是手机的第一管 理方, 更是应尽到监管责任, 要限制 孩子与电子产品的接触, 正确引导 孩子娱乐. 10岁男孩玩手游 10分钟花掉母亲5800元 一名

10 岁的男孩, 短短

10 分钟的 时间内, 便 消费 掉了

5800 元, 听到这 个数字, 您可能会吃惊地问: 孩子买了 什么? 男孩家人称,

2 月14 日晚, 孩子玩 母亲的OPPO手机, 在玩一款游戏时不 断充值, 他们完全不知情, 第二天看到 短信提醒才得知, 孩子10分钟便花去了

5800 元.孩子家人联系游戏所属的运 营公司得到的答复是: 游戏是用手机账 号登录的, 充值费用还在OPPO手机. 目前, 家长已将相关资料提交给 OPPO 手机, 希望讨回这笔不知情的 消费 . 贾女士是邢台人, 夫妻俩在石家庄打 工.平时, 贾女士的儿子冬冬 (化名) 常拿 她的 OPPO 手机玩耍, 贾女士也并不当回 事, 只是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2 月14 日晚上, 冬冬又拿起贾女士的手机玩起了 游戏, 并且玩到了凌晨.贾女士想阻止一 下, 可一想是大年廿九, 就让孩子 放肆 一 下吧, 就没有要回手机. 第二天, 贾女士拿起手机准备使用, 发 现手机里多了好多条短信, 点开一看全是 银行的消费提醒, 时间都是发生在

2 月15 日凌晨.贾女士以为银行卡遭到了盗刷, 一查才发现, 所有的消费都是通过支付宝 转出去的, 且都是转给了同一家公司, 商品 说明上显示的都是 点券 . 贾女士感觉这像是人为进行了消费, 联想到冬冬头天晚上在玩自己的手机, 于 是就对冬冬进行了盘问.结果仔细一问, 让贾女士欲哭无泪.原来, 冬冬玩游戏时 在手机的游戏中心下载了一款名为 火线 精英 的游戏, 在玩耍中, 冬冬点了手机屏 幕上的一些符号会弹出让购买的信息, 冬 冬根本不知道这是在花钱, 又知道贾女士 支付宝的支付密码, 便不断输入密码进行 购买. 贾女士查看了一下消费记录, 在2月15 日凌晨, 冬冬在 短短10 分钟内一共 消费 了5800 元.贾女士和爱人的工资都不高,5800 元对于两人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由于两人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求助妹妹的老公杜先生帮忙.事件 孩子玩手机游戏充值5800元 杜先生告诉记者, 他查看后发现冬冬 在10 分钟内一共 消费 了8笔, 大部分数 目都是998元, 购买的都是 火线精英 这款 游戏上的装备、 人物等虚拟物品.他了解 到, 冬冬经常拿母亲的手机玩游戏, 登录游 戏的账号则是用的OPPO账号, 而贾女士为 了防止遗忘各种软件的密码, 手机上一些软 件设置的密码与支付宝密码都是一样的, 短 短的一组号码冬冬看过几次便记住了. 冬冬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