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2013-09-03
创客 行业观察

07 消费级基因检测:被过度吹捧的神话,正沦为营销工具 基因检测坐过山车,蓝海仍需等待 2017.

4.9 星期日 编辑/苏军华 图编/杨诚 美编/刘迎 校对/黄蓉 观察 制造神话:基因可预知一切 检测情商、 检测二胎智商、检 测抗雾霾指数、检测早恋、检测网 瘾,搜集市面上针对消费者的基因 检测产品, 你会得出一个结论:基 因可以预知你生活的每个部分. 华大基因CEO尹烨分析说, 这些基因检测产品 普遍都具有 善于捕捉市场热点的敏锐慧眼和 优秀的文案营销能力 . 市面上的消费基因检测产品 几乎覆盖了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全 部. 孩子的成长由天赋基因来指 导,而健康则有一系列的套餐,比 如药物副作用、抗尾气、甲醛的能 力、毒瘾、游戏瘾、烟瘾、体形、身高、 肥胖……一家基因公司负责 人口中, 这些问题都能被基因技 术一网打尽. 在早教领域, 不少早教天赋 类基因产品宣称能测量孩子是天 才还是庸才,判断孩子在体育、音乐、绘画哪一方面更具有优势.早 教中心、幼儿园、父母能从个性化 定制的角度, 为孩子量身定制一 条可成才的路径. 当一对恋人开始热恋, 就有 天生一对 指导双方如何了解彼 此,是否是过敏身体体质,是否可 能心脏不好,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当他们开始想要孩子了,则有 完 美宝贝 为他们筛选出一个漂亮、 聪明、健康的胚胎,甚至可以将一 个十四岁因精神分裂症傻掉的胚 胎剔除,只留下一个完美的. 美容基因检测也正进入美容 院,在淘宝、京东也可以搜索到相 关产品.抗辐射、抗黑色素、抗晒、 抗氧化、抗皱、皮肤代谢,在产品 的宣传词中, 你的皮肤问题,早 已由基因决定 . 恋人恋爱、生育、孩童成长、 身患疾病, 人一生的序列上都有 一整套基因检测产品 保驾护 航 . 基因检测可以为人的一生 保驾护航 ,一位基因检测公司的 创始人如此推销. 数百元的检测产品标价五六千 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基因检测类的创业公司随处可 见.记者随机进入一栋大楼内,就 找到了至少9家以基因检测为主 要产品的创业公司. 这些小型的基因检测公司, 多数都是对标美国著名的消费级 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 在基因 检测技术出现后, 这家公司曾用 99美元的低价迅速占领美国的低 端市场, 他们的理念是, 在超市 里,消费者可以像购买牙刷一样, 购买基因检测产品 . 这些基因检测主要是提取用 户唾液. 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往 往提供邮寄或者现场取样服务, 消费者收到采样盒后, 用清水漱 口3次,便开始提取口腔中的唾液 黏膜了. 左边刮20下, 右边刮20 下,将拭子棒保存在保存液中,再 将样品寄回公司. 而在公司承诺 的工作日内,通常是7-15天,消费 者将收到一份基因密码报告. 而产品寄往公司是否有损耗, 公司用什么仪器检测,检测后如何 解读报告,背后仍是一团迷雾. 据行业内人士称, 大多数靠 谱的基因检测公司引进的是一套 美国illumina测序仪和芯片,在 基因技术层面, 各家并没有太大 差别. 在生命科学园的一家实验室 内,记者未看到一位实验人员,实 验桌上仅放着一台号称 国外进 口、几十万 的荧光定量Pcr,这是 一台小型的基因检测分型机器, 配上一台电脑. 一位业内人士表 示, 这样一间实验室就能完成基 因检测,技术门槛很低. 基因检测的价格, 事实上比 想象中要高. 一家基因检测公司 表示,如果是检测儿童天赋基因, 出一份报告的市场价是5250元, 如果是机构团购, 如幼儿园整体 购买, 合作价格为3500元, 这是 市场上的正常价格 . 一位从事基因检测上游芯片 销售的业内人士透露, 一套基因 检测实际的成本仅有几百元.而 标价上千、上万是何故?23魔方创 始人周坤表示, 消费级基因产品 的销售成本太高, 其中标价的 99%用于渠道拓展费用. 基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 基因测序领域的资深从业者、 Thermo 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 场战略总监柴映爽曾写文, 指出 学术界至今没有公认哪个基因跟 天赋有必然联系,拿着一些发表的 探索性研究文章,就说是业界证实 的结果, 忽悠行业外的老百姓赚 钱,既不科学,也不道德. 基因检测并不是个新事物, 但很少有人知道, 基因检测领域 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一 方是科研和医疗相关的专业级基 因检测,另一端,则是面向消费者 的检测,比如易感疾病风险预估、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天赋基因等 产品. 多数用户所接触到的基因检测 产品, 几乎都是消费级基因检测产 品.而恰恰是这些产品,在专业人士 看来,存在着不少风险和争议. 华大基因CEO尹烨表示, 在 检测过程中, 究竟是何种资质的 专家、依据什么标准进行评定,以 及用哪些数据库比对, 商家多会 含糊其辞,语焉不详. 在一份针对 记忆天赋基因 检测报告中, 他发现一家公司引 用了一篇论述某基因可能影响记 忆的文献,然而,被引用文献所研 究的基因却压根没有出现在检测 报告中. 尹烨怀疑:这些标榜着 大数 据和国际数据库支持 、 百分百科 学 的天赋基因检测,到底有无权 威文献可供参考?所列文献中的基 因与检测 天赋 到底相关性如何? 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研究 员曾长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我国是测序大国, 却是一个数据 弱国,没有一个像样的数据库. 目前基因技术还在发展中, 并没有一个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