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3-06-26

0 0 %,镇(街道) 、村两级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 况公告公示率达到1

0 0 %,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 市扶贫办、 市财政局,各区县)

6 .着力推进就业扶贫,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鼓励各区县 通过设立就业扶贫车间、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政府公益岗安置、 设立扶贫专岗和互助岗等方式,推动贫困群众特别是因年龄、家 务等原因不能外出就业但自身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 就近就业脱贫.每年对有意愿、能够转移就业的贫困人口做到

1 0

0 %就业,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就业人口维持在3万人 左右.(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分别牵头, 各区县) 着眼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根据各区县实际需要,鼓 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生态友好型、劳动密集型就业扶贫车间.加 强就业扶贫车间规范管理,促进高效利用、长效发展,脱贫任务 完成后推动成为致富车间、发展车间、农村 三留守人员 家园.(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扶贫办,各区县) 建立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增收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 ―

6 ― 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吸纳就业等途径,让农户 进会、入社、上链 ,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 户不少于1 0户或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不少于1 0人的各类经营主 体,在用地保障、财税政策、银行贷款、财政资金奖补等方面给 予重点支持.在有条件的村,依托供销社领办的农机专业合作 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免费或优惠为贫困户提供农资、农机服 务.( 市农业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税务 局、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市供销社、各金融机构) 推进实施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人口制度.坚持政府 主导,对贫困人口能胜任、本人有意愿的政府公益性岗位,优先 安排贫困人口.实施设立 扶贫专岗 ,对有就业意愿的年龄偏 大、有残疾、家务缠身无法离乡就业等贫困人口,通过特设环境 卫生保洁、农家书屋管理等就业扶贫专岗助力脱贫,提升贫困人 口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全市扶贫专岗每年稳定在8

0 0 0个以上. 积极开发农村互助扶贫公益岗位. ( 市扶贫办、市扶贫开发领导 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职业培训免费清单,实现有意 愿有条件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全覆盖、至少掌握一项致富技 能.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三年培训残疾人1 . 2万人 次,对就业年龄阶段有培训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实现全覆盖.每年 培植 工字号 创业基地3

3 0家,通过创业基地积极安置有就业 能力的贫困人口.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残联、市总工会 ―

7 ― 分别牵头,各区县)

7 .深入开展健康扶贫,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市、区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医疗扶贫专项资金,全面 落实患病贫困人口 先诊疗、后付费 和 三免六减半 、门诊 和住院费用帮扶政策,夯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机构 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医疗精准扶贫 六重保 障 ,发挥各项医疗保障政策叠加效应,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 策.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2

0 1 8年实现各项医 疗保障政策 一站式 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 市卫生计生委、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金 融办,各区县) 每年从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为符合条件 的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险,大力推行保人身、保意外、保收 入的一揽子保障计划,实现保险精准扶贫全覆盖、风险保障全方 位、保险服务全配套,切实提高贫 困群众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 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 卫生计生委、市金融办,各区县) 做好对贫困人口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失能人员、重残人 员、长期服药慢性病患者的帮扶救助.对居家治疗贫困人口中的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人每月补贴2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