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3-06-22
南京国民政府

1936 年内债整理案述评 姜良芹 内容提要

1936 年内债整理案对江浙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无疑是 继1932年内债整理后的又一次掠夺, 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债信又是一次严 重的破坏.

特别是统一公债发行前夕公债风潮的出现, 不仅使国民政府的 债信大打折扣, 而且将国民政府政治腐败的恶劣昭示于众.但考诸当时的 财政经济状况, 整理债务可以说是国民政府于无可如何之中找到的一条减 轻财政压力的较好途径. 内债整理案的实施暂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并使债务结构趋向合理化;

它还是国民政府准备抗战, 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 步骤之一;

整理案也彻底打破了私营银行业对政府财政的幻想, 开始走上 疏远政府财政, 加强同工商业结合, 从而较好发挥银行经济职能的道路. 另外, 此次整理案是在政府实现了金融垄断, 江浙资产阶级已开始沦为政府 附庸的情况下实施的, 这也是此次整理案与

1932 年内债整理案的最大不同 之处. 关键词 国民政府

1936 年 内债整理 公债风潮

1936 年2月, 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理公债为名, 决定发行统一 公债

14 6 亿元, 换偿其历年发行及以前北京政府所发行共

33 种 内债债券;

同时, 又以统一公债换偿后的腾出部分基金为担保, 发 行复兴公债

3 4 亿元, 用以 完成法币政策, 健全金融组织, 扶助生

74 产建设, 平衡国库收支及拨存平准债市基金! ? , 是为

1936 年内债 整理案.它是继

1932 年内债整理案# 之后南京国民政府的第二 次内债整理, 影响财政、 金融关系至深.多年来, 涉及这一时期财 政金融等问题的著述颇丰, 有关国民政府内债研究的论文也时有 问世, 然而对于

1936 年内债整理案往往只是一笔带过, 将其简单 定位为南京国民政府债信的再次破产, 未见较详实的个案研究. 本文主要根据民国时期政府档案、 报刊文献、 时人论述, 同时运用 和吸收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 对此次内债整理的前因后果、 统 一公债发行前夕的公债风潮以及整理案所反映的这一时期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 以江浙财团为中心)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由合作到 矛盾而终至沦为附庸的变化轨迹做一简略论述, 以祈求正于诸位 方家.

一、债务重压下的财政恐慌 公债整理是指政府将原发行的同类型的、 条件不一的各种公 债, 统一归并成一种还本付息条件相同的公债, 以便加强债务管 理, 维持国家信誉.发行公债, 因时间先后的不同, 以致出现种类、 利率高低、 偿还期限长短、 付息和还本方法的混乱现象, 此乃公债 整理的一般原因. ? 南京国民政府

1936 年内债整理案的发生, 除 上述一般原因外, 财政的不堪重负和关税的短收为其主要原因.

75 南京国民政府

1936 年内债整理案述评 ? # ? 夏锦良:%公债经济学&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41?

42 页.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

1932 年内债整理的具体内容 详见拙文%南 京国民政 府1932 年 内债整理案述论&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财政部抄送复兴公债条例请查 照办理致 国债基 金委员 会公函&

(

1936 年2月29 日)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 资料汇编&

第5辑第

1 编, 财 政经 济!( 3) ,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