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9-08-29

182 106

288 标准箱运力(千标准箱)

873 710 1,583 新建船舶数(艘)

21 14

35 新建运力 (千标准箱)

327 234

561 整合后上市公司将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班轮公司, 大幅缩小公 司与全球前三大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差距,在运力规模上得到全面提 升,并提高全球运力市场占有率和总体实力: 中国远洋市场份额 中海集运市场份额 中国远洋+中海集运 亚欧航线 6% 6% 12% 其中亚洲区域 8% 7% 15% 其中欧洲区域 1% 1% 2% 中东航线 2% 4% 6% 非洲航线 1% 1% 2% 澳洲航线 6% 4% 10% 跨太平洋航线 7% 3% 10% 拉美航线 2% 1% 3% 各航线合计 4.4% 3.5% 7.9% 注: 1. 以上市场份额合计数据假设中国远洋及中海集运市场份额的简单加总;

2. 亚洲区域、欧洲区域航线包括在亚欧航线中. 随着市场份额的提升,上市公司的竞争力随之提高,有助于上市 公司提高盈利水平,巩固市场地位. 本次重组在供应商相关成本优化、 管理成本优化等方面有着较为 明显的协同效应. 集运业务整合后, 通过对富余运力的退租退役工作, 上市公司将有效控制油料、船舶保险等船舶固定成本支出;

通过集运 业务板块与码头业务板块的业务协同, 实现集运船队在同等条件下的 优先靠泊,并配备足够的机械工班,减少船舶在港时间,从而有效降 低油耗与装卸成本;

通过将小船换成大船,降低干线单位运营成本, 以及通过改用自有支线或加强议价权的方法,减少第三方支线成本. 此外上市公司还将重新谈判多式联运、燃油、滑油、保险等供应商合 同,降低管理费用及其他运营成本,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未来集运业务 的盈利水平. 除成本优化以外, 本次重组所产生的很大一部分潜在协同效应将 来自航线网络及运力布局优化方面,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远洋和中海集 运的航线网络和服务产品重叠度较高, 因此在航线网络及运力布局优 化方面将产生较高的协同效应. 从航线的运力配置来看, 中国远洋目前在美东航线、 美西北航线、 西北欧航线、 红海航线和南美西航线等主要航线的船型均未达到市场 最优配置.通过本次重组,上市公司将充分利用整合机会,通过运力 的优化组合,争取上述每组市场主要航线均能实现最佳配置.按照模 拟的航线规划,预计在整合后,上市公司在美东线、美西南线、美西 北线、欧地线、中东红海线和南美线的船型,均可实现市场领先,从 而大幅提高主要航线的市场竞争力: 单位:标准箱 目前市 场最大 船型 目前市场 平均船型 中国远洋 现有平均 船型 预计整合 后平均船 型(2017 年) 预计整合 后平均船 型(2018 年) 跨太平 洋航线 美东巴拿马 5,100 4,488 4,381 8,375 10,237 苏伊士 9,000 7,419 8,424 美西南 14,000 7,505 9,574 10,333 11,971 美西北 10,000 6,512 5,617 9,250 9,500 亚欧航 线 西北欧 19,000 13,866 13,250 14,154 17,571 地中海 14,000 9,450 9,809 10,273 12,000 亚太航 线 中东 14,000 6,741 7,764 9,769 10,000 红海 8,800 6,100 5,740 5,361 7,893 南美东 9,500 7,420 8,501 8,500 9,000 南美西 9,500 6,891 5,234 7,500 8,500 综上所述,本次重组完成后,中国远洋将一跃成为规模可以与行 业前三大相媲美的全球第四大集装箱班轮公司, 显著提升运力及市场 份额,有力增强竞争力并潜在提高盈利水平,同时本次重组将带来显 著的集运业务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 从而有望使公司供应商成本及管 理成本下降,同时通过优化航线网络及运力布局使得航线竞争力增 强. 在目前世界行业前三大集运公司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中小班轮 公司盈利能力的背景下, 上述因素有利于中国远洋未来盈利能力的提 升. 上述相关内容已于重组报告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