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erise银子 2019-07-12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义,治人之大法;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 行己有耻. 孟子曰: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 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

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

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尉缭子》言: 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后汉书》载: 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L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

使马如羊,不以入厩;

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杜子美诗: 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 一本作 廉耻将 ,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匚淞榻诙仁.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枷戎哪,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靥岸弈,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刂蚧跻.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 (节选自顾炎武《日知录》)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弃礼义,捐廉耻 捐:抛弃 B.年已十七,颇晓书疏 疏:文书 C.亦不愿汝曹为之 曹:等,辈,们D.由刂蚧跻 黩:滥用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悉以金马还之 在小足以守矣 B.由刂蚧跻 此人之教子也 C.吾时俯而不答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 D.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那些曲意逢迎、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B.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 一个国家必须有慈孝廉耻的风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 C.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使用金钱如同消耗粟米一样,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D.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 所以贪财的人担任统帅,边关的大门到晚间也还洞开着无人把守.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 鸡鸣不已于风雨 写出了 独醒之人 身处乱世,也会毅然决然发出正义的声音. ②古人治军以廉耻作为基础,将士们懂得礼义廉耻的道理,便足以克敌制胜,保存自己. ③作者借颜之推讲述齐朝一士大夫教育儿子的事例,表达了反对后人出仕做官的观点. ④作者倾向于杜甫的诗句是 安得廉耻将 .虽有牵强附会之嫌,却蕴藏着作者的期许.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结尾指出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意思是说士大夫没有羞耻心,可以称之为国耻.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这一认识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2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