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2019-07-10
跨期套利是在同一期货品种的不同合约月份建立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并以对冲或交割方式结束交易的一种操作方式,能有效回避单个期货合约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在期货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时段,期货各合约间的波动将导致价差的不断变化.如果二个合约之间的价差偏离合理价差,投资者可进行买入一个合约同时卖出另外一个合约,待到价差回归后再进行相应的反向平仓,进而利用价差的合理回归获得利润.

一、基本面分析

1、旱情影响有限,玉米丰产成定局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CNGOIC)发布报告,将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测值下调至2.29亿吨,较早先预测值调低300万吨,原因在于东北部分产区遭受干旱影响.不过调低后的玉米产量仍然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较上年产量增长6.2%.玉米丰产意味着中央政府在削减庞大玉米库存以及限制进口将面临更多的压力. 此外,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2.26亿吨,略高于早先预测的2.25亿吨,上年为2.157亿吨.2015/16年度中国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032亿吨,高于早先预测的1.01亿吨,上年为9220万吨.中国玉米的库存消费比从2010年以来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目前库存消费比超过60%.与此同时,国际玉米供应也呈现宽松局面,庞大的供应压力使得玉米价格上行受到制约.

2、华北玉米上市施压现货市场 历年华北地区玉米在中秋节后逐步开始收货,今年也不例外.国内早春玉米由南向北大量上市,华北以及安徽、湖北等地早春玉米产区玉米供应不断增加,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充足,贸易主体大多看空后市,玉米价格持续下行,山东等地深加工企业受下游产品价格持续弱势以及库存较为充足影响,不断下调玉米收购价格,华北产区以及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加之国储拍卖持续进行,玉米粮源得到有力保障,施压现货玉米价格.

3、临储挺价收储政策松动预期强烈 近年来,国内玉米连年丰产,临储玉米提价收购也是异常火爆,但拍卖情况却不尽如人意,2012年以来国家已累计收购玉米1.83亿吨,而累计拍卖临储玉米仅为3000万吨,这一实际情况造成了国储高库存、财政负担重的困境.面对庞大的临储库存以及深加工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局面,市场对于今年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调整的预期强烈,虽然目前尚存不确定性,不过一旦临储挺价收储策略松动,庞大的库存压力下玉米必将承压. 综上,从玉米的基本面来看,目前国储玉米库存巨大,陈粮供应充足,新季玉米陆续上市,下游企业库存充足,贸易主体看空后市情绪浓厚,加之国储收购改成直补的论调一直存在,预计后市玉米仍将弱势运行,受冲击最大的将是来年1月合约.

二、跨期套利方向 在期货市场中,由于持仓费用、季节性因素、现货供求状况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使得各合约的价格存在价差.在正常情况下,远期合约价格应该高于近期合约,当远期合约价格减去近期合约价格的价差,低于正常理论价差时.此时,就可以买进远月合约同时卖出近月合约进行反向跨期套利,当价差回归时平仓. 因此,从基本面情况来看,买进远月1605合约,同时卖出近月1601合约套利可行.此外,当前C1605合约与1601合约价差为-50元/吨,远低于理论基差,这样就出现了买进远月1605合约,同时卖出近月1601合约进行套利机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