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2019-07-09
南陵县城乡品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加快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按照《中共南陵县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打造产业强结构优环境美百姓富美好南陵的意见》(南发〔2018〕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把提升城乡品质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科学谋划、彰显特色、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既着眼长远又注重当下,通过有效推进实施,实现县域人居环境、功能品质、特色景观、人文生态的全面提升.

二、工作目标 以人性化为原则,结合南陵现实基础和资源禀赋,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塑造城乡良好形象,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县、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将 一尊重、五统筹 要求贯穿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建设现代化美丽县城.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美丽乡村打造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响亮品牌,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三、主要任务

(一)以规划为引领,不断优化城乡布局 1.推进县域 多规合一 .消除规划矛盾、划定管控边界、理顺空间关系, 一张蓝图干到底 .建成城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改革项目生成机制、项目审批体制.(责任单位:县规划局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 2.实施公共服务 一图 管控.编制完成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文化、教育、交通、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殡葬、商业网点、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优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模.(责任单位:县规划局、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3.编制县域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保留农村元素、乡村特色、文化内涵,突出农民群众需求和农村居住功能,科学编制具有指导性的县域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系统的指导美丽乡村、中心村和自然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全面提升县域乡村建设水准.(责任单位:各镇牵头,县规划局配合) 4.形成规划动态维护机制.建立 通则+图则 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

建立规划动态监控制度、年度评估报告制度、公示制度,形成总体规划、近期规划与建设项目相互促进的动态维护机制.(责任单位:县规划局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二)以建设为支撑,有效提升承载能力 1.加快完善交通路网.推进外向交通建设,加快推动芜黄高速公路项目,有序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强化国省道管理与养护.持续优化城市主干路网,打通城市 内循环 .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满足市民基本停车需求.优化候车环境,保障公共交通安全舒适出行.(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公路分局、住建委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2.不断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食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协调推进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逐年增加公共场所体育设施免费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公共文体服务能力,全面改善全民文娱条件.推进城区公厕建设,有效解决居民 如厕难 问题.进一步优化商业布点,扎实推进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不断丰富居民的 菜篮子 ,确保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卫计委、文广新局〈体育局〉、城管局、商务局、市场监督局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3.有序推进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加快县城区部分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和棚户区拆迁改造项目进程,有效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加快推动 烂尾楼 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关切.(责任单位:县住建委、征收办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4.切实提升水电气讯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效提升供水保障水平.推进城镇电网改造升级,不断完善用电网络结构.依托 川气东送 工程,加快建设江南联络线,构建城乡天然气网.加快通讯网络改扩建项目,有效形成网络连续覆盖.(责任单位:县水务局、供电公司、中燃公司、县信息办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5.深入推进 增绿、建园、亮化、留忆 行动.全面实施城市绿道工程、街头游园建设和城区出入口节点、主要道路沿线、公园及周边区域的绿化景观工程.建成漳河景观带核心区工程、城南山地公园、城东滨河公园,有效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全面提升亮化水平,实施公园、广场、主要城市干路亮化工程.留住城市记忆,切实加强古建筑、古遗址等修复建设工作,建成老城墙遗址公园和城区古桥修复工程.深挖南陵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将青铜文化、三国文化、盛唐文化在深入推进 增绿、建园、亮化、留忆 行动中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彰显地方特色的精品工程.(责任单位:县住建委、文广新局、农委〈林业局〉、文明办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6.着力提升城乡环境水平.加大生态空间管控力度,筑牢 三区四线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