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9-07-04
【心得报告】 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

不肖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 不信佛、不信佛力――从占察忏现象引起的深刻反思

一、忘记祖师的教诲 念佛人拜占察忏,美其名曰「正助双修」,实则却是喧宾夺主,把占察忏做为每天定课,把念佛求往生抛却脑后.正修未曾真正下过一番功夫,而一再强调助修,这不是主次颠倒吗?阿弥陀佛尚未真实念,却说佛号不灵、不能消业,殊不知,是自己念得不如理、不如法. 这个现象,是一大批念佛人的缩影:念佛念不下去,就改变路线,改变方向.太多人这样做,虽然他不一定是拜占察忏,但是他想别的办法,甚至有的净土道场,看大众普遍念佛念不下去,就想办法让大众学点别的、干点别的.这些,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厌离心、生死心、出离心不切,这才是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地方.用生死心切念佛,用真信切愿念佛,用「愿离娑婆,如狱囚之冀出牢狱;

愿生极乐,如穷子之思归故乡」的心念佛,功夫自然得力,业障自然消掉. 有人说,占察忏是某某法师弘扬的.言下之意,某某法师的不会错.这些人忘了,忘了善导大师的谆谆教诲:大师开示专修净土,恐怕我们心志不定,被其他法门之师所夺.於是假设初、

二、

三、四果圣人,及住、行、向、地、等觉菩萨,乃至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你舍弃净土,给你说殊胜妙法,大师说你都不肯接受!因为最初发愿专修净土,不敢违其所愿.印光大师评说:「善导和尚,早知后人者(这)山看见那山高,渺无定见,故作此说.以死尽辗转企慕之狂妄偷心.」我们是否落在「这山看见那山高」的行列里面? 彻悟大师也说:「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於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 念佛人内心要清楚,就算是释迦牟尼佛来到面前劝你有更殊胜的法门,你都婉言谢绝,这才是对净土坚固不动的信心,怎麽人家运用一点世智辩聪就轻轻易易把你十几年的念佛动摇了呢? 我们的信念要坚定到,就算是师父上人告诉你,还有更好的法门,你都不要,你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纯而不杂,这才是真信.当然这是假设. 占察忏风波值得我们反思,至少反映出一个问题:大家不信佛、不信佛力.(这二个佛字都是指阿弥陀佛).这个问题真够严重!不单是搞占察忏的念佛人存在这个问题,不搞占察忏的念佛人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二、不信佛 不相信阿弥陀佛.我们通常不相信阿弥陀佛,而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烦恼.从什麽地方看出来?从关键时刻看出来.关键时刻,比如生病的时候、临终的时候,这句佛号能不能派上用场?悠闲自得之时自己彷佛念佛念得很不错,可是到了紧要关头,便迅速还原成一个标准凡夫,把阿弥陀佛当成透明,把阿弥陀佛置之度外,也不念佛,也不求佛.这是不信佛的表现. 古德都说消业障最好的方法是念阿弥陀佛,可是我们念了很久并不见效.我们念的方法有问题!那要怎麽念呢?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