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XB156399820 2013-02-11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来源:Z.xx.k.Com]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 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 稳增长、保就业 政策的理论依据.(10分)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k.Com] 【训练案】 1. (14四川10)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 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B.C.D. ③④ 2. (14海南18)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 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 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②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③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 ④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4重庆12)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 ② 心态 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 心态 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B.C.D. ②④ 4.(2016年江苏31)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 确权到人 到 确权到户 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15新课标Ⅰ卷16)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 ①② B.C.②④ D. ③④ 6.(14大纲卷3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 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来源:Zxxk.Com] ①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②标志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 ③表明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④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A.B.C.D. ③④ 7.(2016年江苏32)0.015 ~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 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8.(16?全国III卷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 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 工匠精神 .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14山东)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 依据.(9分)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导学案答案 编号 【预习案】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