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2019-09-01

2、三人演出队具体分工是:一人操作 菩萨 (皮影);

一人操作管弦乐,包括京胡、大筒、月琴、唢呐、;

一人操作大锣、小锣、鼓、班鼓、钹、木鱼.在演唱时一人分担一个角色或几个角色.

3、剧目、唱腔及活动情况:唱腔为汉剧,汉寿方言.剧目有《打鼓骂曹》、《鲁肃求计》、《楚宫抚琴》、《包拯封官》、《斩三妖》、《沙蛇领兵》、《三星加官》、《访南京》、《包拯打鸾》、《莺莺烧香》、《诸仙阵》、《打严嵩》、《红娘问病》、《独木兰》、《二堂会审》、《徐策跑城》、《莺莺闹东》、《辕门射戟》、《献西川》、《狄仁杰投店》、《张生闹斋》、《张生搬兵》、《打渔杀家》、《岳飞拜帅》、《保国图》、《落花园》、《二进宫》、《太白醉酒》、《李密投书》、《赵颜添寿》、《罗成修书》、《秦琼表功》、《陈桥立帝》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皮影演出十分红火,每年要演几百场,文化革命中因 四旧 被禁止,改革开放后,该队活跃在汉寿山乡,一年演出100多场,2003年参加县文化馆 万利达杯 曲艺在赛曾获二等奖.近几年因后继无人,道具等已全部卖给了一个深琛商人

4 渔鼓武峰村的渔鼓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流行的,最初是当地农民代表喜p庆在外地请师傅来演唱渔鼓,时间一长,部分爱好者就慢慢地学着渔鼓延长的腔调哼起来,项目传承人邹红雨就这样在听中学p学中唱.吃饭前敲着桌子唱,睡觉前敲着床板唱,久而久之对渔鼓产生了兴趣. 一九七六年,邹红雨正十七岁,他经人介绍,正式投师在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村民间艺人代庆华门下,怀抱渔鼓,开始了学艺生涯,经过几年时间,他的表演技能已被大家认可.为了进一步提高技艺,到一九八零年,他又投师在祖师高红权门下,由于他学习刻苦,努力,其演唱技能达到很高水平,并在德山,石门桥,康家吉,苏家渡,新兴一带很有名气,每年都要在这些地方演唱百多场.. 在调查中,他向我们介绍,演唱渔鼓要多向内外同行们学习,取人之长,补人之短,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正是这样,他才能在市县各种民间艺术大赛中摘得桂冠,获得大奖.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他的师傅代庆华,高红权都是向石门桥镇的万唤枝学习渔鼓的,而万焕枝的渔鼓又是向谁学习的,毕竟年隔已久,且万焕枝已故,再也无法考证.

5 山歌(文蔚) 文蔚乡在上世纪初期民间山歌较为盛行,从我们调查走访的一些老人得知,当时的山歌几乎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常以山歌抒发情感,自娱自乐,传统的农耕文化,成就了传统的民间山歌, 根据我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名录,我们重点调查走访了维新村三组唱山歌的艺人王运才,王运才,男,一九五七年十月十四日出生,高中毕业后便在家务农,跟随父亲过着日 而作、日居而栖的农耕生活,由于王运才自小酷爱民俗文化,喜好民间音乐,经常在劳作之中或劳动之余,喜庆之日跟随本队汤和生学唱山歌,汤和生,人称 和先生 会通阴阳八卦和算命术,也是当地有名的山歌手,朴素的师徒关系,成就了王运才的山歌,二十多年来,他坚持以山歌自娱自乐,并在师傅的汤和生任教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字圆腔正,音色更加甜美,他还经常利用婚嫁祭丧活动传唱山歌,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并在汉寿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中获得山歌比赛特别奖.为此我们对他的山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录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